关于作者——
陈师曾,名衡恪,以字行,别号槐堂,又号朽道人。1876年生于湖南,1913年移居北平。1923年病逝,享年仅四十有八。先生以书画家兼作史论探讨,既有创作之丰富经验,又擅精深之理论研究。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堪称一代艺术宗师。
北平十年,先生应教育部之聘,主图书编辑。又执教于国立北平高等师范学校图画科,任国画教师,兼任北平女子师范及女子高师博物科教员。 1918年春,受聘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任中国画导师。是年4月,受聘为北平美术专门学校中国画教授。授课之余,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为《中国绘画史》(专著)、《文人画之价值》(论文)等。
============ 作者前言 =========
吾国美术自古以来最为发达,书画,雕塑,建筑皆能表国民性之特长,为世界所注目。但雕塑,建筑虽有迹象流传,而各家著录东鳞西爪,无统系之说明;或出于工匠之手,不得其法,遂致后人无可稽考。唯书与画授受渊源,自古迄今,统纪分明,蔚为大观。若胪述其本末,详言其流派,故非短篇小册可得而尽也;兹特提示梗概,以为问道之津梁。若博引旁证,搜求宏富,俟诸异日。
陈师曾的画作,原作只看过三两幅,可能是在中华艺术宫近代绘画的展览上。印象并不深刻,总体的感觉是中规中矩,严肃,刻画认真,但并不特别打动我,对他更近于“学者”的印象,品性应当是拘谨端肃的。写作这篇书评时,为了对此人有些文字之外的亲近,我去看了他的两本小画册。...
评分徐的《中国绘画艺术史》偏重专题讨论,更加细致,具体到如“青藤”“四王”等名家的个人专题,可以了解得更详细。缺点是全书黑白卷,无彩图。
评分画之为何物,性灵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夏商周时期,古代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青铜、骨、玉器的花纹装饰上, 间或也见之于南方楚地的漆器、帛画上。 中国绘画拥有辉煌的历史和神韵。理解中国绘画的关键在于其作者用以表达的书法性线条,...
评分历史,一般意义上来理解,就是已经发生了的人和事的总和。除去这个意义上的历史,还有各种专门史,譬如《中国绘画史》,就可以理解为有关于中国绘画的历史。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呢?前代人早有论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