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夏礼在中国》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利用了大量未刊信函,其中弥足珍贵的是巴夏礼的日记及私人信件,加上与阿礼国、包令、额尔金、卜鲁斯之间的来往公函,较全面地再现了1842至1865年间巴夏礼在中国担任翻译官、副领事、领事的全部生活和工作图景。《巴夏礼在中国》作为历史文献资料性质的著作,对了解和研究英国人眼中的殖民历史、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大有裨益,其中的珍贵书信资料,是那段历史的标本。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old china hand视角看中国。巴夏礼日记/函件中记叙的史实有很多明显不正确之处,不过时人笔记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或者并不仅仅是提供完全正确的事实记录。
评分连读三天,非常好!当我们打开筹办夷务始末时,最引人瞩目的外国人非巴夏礼莫属,“贼最桀者,惟有巴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始作俑者,惟巴夏礼”。从亚罗号事件到占领广州,从北上换约到攻占北京,巴夏礼无疑是整场战争的关键人物,正因如此,清朝君臣百姓莫不恨之入骨,恨不能剥皮寸碾!不过当我们从客观立场出发,我们不得不承认:巴夏礼无疑是一个时代的非常之人。何以言之?当其初入中土之时,不过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少年,然而凭借着极高的天赋、非凡的努力以及强烈的野心,三十上下已成为最顶尖的“中国通”,并且执行最强硬的殖民手段:“对中国最管用的方法就是下命令”,极大地帮助英国建立在华最强势的地位,这不得不让人深感敬佩。加之本书文笔优雅、叙述得当,翻译极有灵性,阅读起来又有出人意料的流畅感。
评分按需。
评分old china hand视角看中国。巴夏礼日记/函件中记叙的史实有很多明显不正确之处,不过时人笔记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或者并不仅仅是提供完全正确的事实记录。
评分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