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8私人阅读史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阅读 文化 私人阅读 书目 关于书的书 读书 书话 文学
发表于2025-04-20
1978-2008私人阅读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随意翻翻,现今觉得名人书单之类的大可不必太当真了。但扬之水说得好,《管锥编》《周作人文集》《金瓶梅校注》足可以代表三十年里中国阅读史的三个自然段,首先是“破”,其次是“立”,最后是精细化开掘。
评分随意翻翻,现今觉得名人书单之类的大可不必太当真了。但扬之水说得好,《管锥编》《周作人文集》《金瓶梅校注》足可以代表三十年里中国阅读史的三个自然段,首先是“破”,其次是“立”,最后是精细化开掘。
评分龙蛇混杂,参差不齐。后面几篇所谓“诗人”的文章,那股子狭隘偏激之气透过拙劣文字就能嗅出来。另:上世纪末全民阅读、思潮起伏的年代,当真令人神往。
评分龙蛇混杂,参差不齐。后面几篇所谓“诗人”的文章,那股子狭隘偏激之气透过拙劣文字就能嗅出来。另:上世纪末全民阅读、思潮起伏的年代,当真令人神往。
评分有朋友说,人的本质就是复读机,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至少在选的三十多位“公知”身上,阅读大体上是相似和相近的。比如,八十年代的人性启蒙,那么追到的文本就是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谈论到美学热,那么李泽厚的《美的历程》自然是绕不过的,至于说撰写受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的影响,那是在自然不过的了。我们在追问,为何他们的观点如此相像的时候,其实考察他们的阅读史也就会一目了然了。我们如果跳出八十年代,来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史,自然就会对当下的时代思潮和群体的观念会有大体的印象,比如刘苏里在他的书单里的《自然权利与历史》,恐怕就会是八零后九零后不少青年的启蒙读物了,时移世易,人的思想也会转移,这些转移能否用是非对错来衡量呢?钱穆先生曾经说,任何时代都有风气,不随风气的人或许才能卓尔独立吧。
2009年1月第1版 有2010年3月4印本
阅读在这30年中首先是以改变生活的面目出现,当财富和新的梦想向着每个普通人招手的时候,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寻找向新生活靠拢的最佳路径。高考制度的确立更是为功利阅读打开了一扇大门,而学位论文、职称评定等等事关房子与票子的世俗考量,又无不改写着“读书无用”的老话,读书大到使国家振兴,小到使生活富足,这些可爱的目的性,恰恰是阅读改变生活的最初动力。那些生于荒僻乡野的读书人,那些在底层挣扎的穷苦书生,正是在书本的召唤和知识的阳光照耀下走向城市,走向耀眼的人生。其实,讲读书改变人生,还有一层意思在于,通过读书,通过密密麻麻的语词的世界,国人的视野被最大限度地拓宽了。讲世界是平的,讲世界变小了,大约就源于知识与信息以书刊的形式在全球的空前的流通。通过阅读想象或体验那些遥远的世界,使平凡人生具有了无与伦比的丰富性。30年问中国人知道的一切也许超过了以往的世世代代。尤其是好奇心驱动下的阅读,使“知”与对“知”的谈论,获得休闲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愉悦与欣快。功利阅读极大地改变了人生,而休闲阅读又极大地丰富了生活。
1978-2008年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关于三十年这个主题,有点泛滥,不过三十年读过的书,却是我最喜欢的内容。书里采访的都是前辈,都是学界文化界的名流大腕。看看他们的书目,看看他们读过的书影,让我感到那么的熟悉,几乎都是老面孔。这些书我也几乎都读过,即使没读或者没读...
评分4.23日,今天。正直第25个世界读书日。而我关注到了这个读书日,也只是因为我开始读书了。 在隔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我重新开始阅读。这一段很长的时光,差不多相隔了十年之久。至于为什么又重新读书,理由想了很多很多,但是最后总结了一下,就又变成了“为什么不读书呢?...
评分当阅读渐成历史 ——我读《私人阅读史1978—2008》 当我在台灯下摊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来描述那一晚的心情,兴奋?有之。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或者说这是一本关于读书的书,而对于一个自认为对书还有几丝敬意与偏爱的人来说,这样的一本书肯定会让他兴奋;失落?有...
评分在读这本书之前,心中一直有几个疑问: 首先,私人阅读史究竟是指怎样的一种“史”?是指若干个个体在某一 特定时期的集体阅读,还是指某个个体在一特定时期的阅读与思想进 路? 其次,这本书如若采用的是口述记录的方式,采访者作为“功成名就” 已经小有影响的知识分...
评分1. 多个人提到80年代李泽厚的影响, 2. 多人提到吴思的影响《潜规则》 3. 有人对《兴盛与危机》中的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研究历史的方法评价不高(秋风)。 4. 感觉这本书有点文不对题,说是“私人阅读”,其实找的都是一些文化人和公共知识分子,推荐的书也都是偏专业内...
1978-2008私人阅读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