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的帝国(图文版)

躁动的帝国(图文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

◇ 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 在中国最知名的美国“老愤青”

◇ 上海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

奥利弗•斯通曾在越战中负伤,对战争的痛苦深有体会,因此总在作品中反思社会、关怀人类命运。他启迪了无数人,被誉为“当代海明威”、“镜头背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有“越战三部曲”、《华尔街》《刺杀肯尼迪》等。

彼得•库茨尼克 Peter Kuznick

◇美国历史学家协会杰出讲师

◇历史学教授、美利坚大学高级核研究中心主任

库茨尼克积极参加反战和反核武运动,大量作品都是政治、核能和冷战题材,包括《超越实验室》《广岛与长崎核爆的反思》《原子能与广岛》《反思冷战文化》等。

苏珊•坎贝尔•巴尔托莱利 Susan Campbell Bartoletti

◇ 美国优秀青年文学作家

◇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风筝奖、罗伯特•F. 赛伯特奖和简•亚当斯儿童图书奖获得者

巴尔托莱利以非虚构类散文文学创作知名,并因此获得数十个荣誉和奖项。其代表作品有《希特勒青年团》和《黑土豆》。

出版者: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美] 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谭怡琦
出版时间:2019-6-1
价格:5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4673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世界史 
  • 美国 
  • 纪实 
  • 近代史 
  • 譚怡琦 
  • 英美關係 
  • 美蘇關係 
  • 美國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的硝烟还未见尽头,美国对伊朗的战争就将一触即发,中美关系也已到达历史转折关头。二战结束至今的世界动荡,都能在美国身上找到历史根源。

从19世纪最后30年的社会动荡到制造广岛、长崎的末世般核爆,本书作者基于解密资料和档案调查,在19世纪末的美西战争和美菲战争、1914~1918年的一战、1939~1945年的二战中,发现了不会出现在教科书的美国秘史。他们历时5年、耗资千万打造了纪录片及同名畅销书。该书配以200多幅意味深长的珍贵照片与震撼插图,带你洞悉:

 战争与地区动荡如何成就美国在美洲的霸主地位?

 美国如何抓住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期,重塑全球秩序?

 谁在真正左右华盛顿的参战决策?

美国历史上最关键时刻的关键决策都被本书深刻挖掘和呈现。多位美国总统执政期间的战争决策与国际政治盘算都在这里充分解读;大财团、银行家、军工三角与联邦政府秘密勾连,他们的战时诡计在本书得到精准阐释。本书作者用不可告人的史实揭示了,战争就是美利坚的帝国基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一直以为,美国的民众在民主投票的制度下,大多数是赞成执政党的方针政策,包括对于战争的态度。我一直以为,对于中国教科书中美国帝国主义的形象,只是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我一直以为,我们看到的知道的就是事实真相,其实,我错了。那是因为我看到的、知道的...  

评分

我一直以为,美国的民众在民主投票的制度下,大多数是赞成执政党的方针政策,包括对于战争的态度。我一直以为,对于中国教科书中美国帝国主义的形象,只是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我一直以为,我们看到的知道的就是事实真相,其实,我错了。那是因为我看到的、知道的...  

评分

历史的魅力在于细节《躁动的帝国》 美国的历史虽然并不长,但是关于美国的历史却出版了很多很本书,就是在中国也可以找到很多种,这套美国史讲述的是美国近代一战以后的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而是一位导演,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导演也能写历...  

评分

历史的魅力在于细节《躁动的帝国》 美国的历史虽然并不长,但是关于美国的历史却出版了很多很本书,就是在中国也可以找到很多种,这套美国史讲述的是美国近代一战以后的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而是一位导演,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导演也能写历...  

评分

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它一直以来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霸道的国家。这也使得美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以上帝的选民自居,自视为现阶段人类文明发展的唯一典范,是自由、民主、法制、人权、道德的化身,是现行秩序的维护者、人类价值的捍卫者、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讀過重慶出版社的版本,新世界出版社的版本是連精簡來形容也談不上。如果說重慶出版社的版本,上下冊是以戰前戰後作分野,那麼新世界的版本至少是把整個下冊抽掉。於是,我們就得問:為什麼呢?為什麼要避冷戰而不談?為什麼要為朝鮮戰爭而不談?為什麼要避戰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避而不談?為什麼要對中美聯手抗蘇避而不談?為什麼對奧巴馬、列根和兩個布殊的醜陋惡行避而不談?為什麼對美國在冷戰期間對核彈對準過蘇聯和中國和越南避而不談?如果要問為什麼,實在有太多太多的為什麼了。個人認為,買重慶出版社的版本會獲益更多。理由隨便挑一個都成:為了理解二戰後美國是怎樣成為世界霸主,為了完整地理解兩位作者的思想,為了認識當代美國是怎樣把重心放回東亞。這樣其實已經有點歪曲原作者原意,或是不重視原作者努力的嫌疑了。

评分

一部大历史背后的逸事。印象最深的当属那可能改变战后历史的“五公分距离”。是一本有趣的历史题材的普及性著作。

评分

按需。

评分

讀過重慶出版社的版本,新世界出版社的版本是連精簡來形容也談不上。如果說重慶出版社的版本,上下冊是以戰前戰後作分野,那麼新世界的版本至少是把整個下冊抽掉。於是,我們就得問:為什麼呢?為什麼要避冷戰而不談?為什麼要為朝鮮戰爭而不談?為什麼要避戰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避而不談?為什麼要對中美聯手抗蘇避而不談?為什麼對奧巴馬、列根和兩個布殊的醜陋惡行避而不談?為什麼對美國在冷戰期間對核彈對準過蘇聯和中國和越南避而不談?如果要問為什麼,實在有太多太多的為什麼了。個人認為,買重慶出版社的版本會獲益更多。理由隨便挑一個都成:為了理解二戰後美國是怎樣成為世界霸主,為了完整地理解兩位作者的思想,為了認識當代美國是怎樣把重心放回東亞。這樣其實已經有點歪曲原作者原意,或是不重視原作者努力的嫌疑了。

评分

是《躁动的帝国》(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同一本,只是简略精华了,买过的朋友请注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