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广芩 女,北京市人,满族,祖姓叶赫那拉。
曾就读于北京女一中,一九六八年赴陕西,做过医院护士和报社编辑、记者。九十年代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回国后为西安市文联专业作家。
已出版长篇小说《青木川》《全家福》《乾清门内》《注意熊出没》,中篇小说集《老虎大福》《日本故事》《逍遥津》《黑鱼千岁》,纪实文学《老县城》《没有日记的罗敷河》,并撰有电影《红灯停绿灯行》、话剧《全家福》、电视连续剧《茶馆》《家族》等剧本。
其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曾被评为西安市优秀女作家,并获陕西省委、省政府“德艺双馨”称号和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西安市政协委员。
《采桑子》是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族贵胄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清已降,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而痴迷;次子因萧墙之祸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 一个世家的衰落,一群子弟的遭际,形象地展现了近百年间中国历史的风云、社会生活的变造与传统文化的嬗变,令人思绪绵绵。
“采桑子”本为词牌,此书名借用之。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先生赞为“时代哀音”,称其“眼界大而感慨深”,此书亦然。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瘟不躁,实有大家遗风。其“京味”,较之一般“京味小说”更为浓郁、醇厚,是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上层老北京的情趣与意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雨也潇潇,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梦里何曾到谢桥。 大二的时候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文学节目子夜星河,有一期就是采访的叶广芩,接下来的一周就博的是采桑子书中的一节“梦里何曾到谢桥”。随着播音员磁性的嗓...
评分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雨也潇潇,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梦里何曾到谢桥。 大二的时候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文学节目子夜星河,有一期就是采访的叶广芩,接下来的一周就博的是采桑子书中的一节“梦里何曾到谢桥”。随着播音员磁性的嗓...
评分昨晚在海边散步,突然想起了中学时的一位同学,我们也曾坐过前后的同桌,有那么一两年的光景甚至也算得上是交情深厚。只是后来突然就淡了下去,淡到我的同学跟我提起她时,我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有什么在那里,但若是攀着这点交集去叙旧,又未免让人感到尴尬和无语。我顺着...
评分书是好书,首先这点要声明,尤其是想要了解从清末到解放后的旗人生活状态的,那么这本书就是非常好的教科书。尤其是作者本身就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叶赫那拉的后裔,那种生活阅历远非一般人可比。 然而抛却写作技巧的好坏,抛却那些浮华如烟的过往,看着作者的笔调,我...
写出了新旧嬗变之际的世道人心。
评分亲情为主打,写了一大家子的人。看到最后的感觉,有点让人热泪盈眶。作者以前我不是很熟悉,是朋友介绍才读的,说我喜欢老北京的话就一定喜欢这本书。读后惊为神作,文笔既俏皮,又隽永,能把逗同雅融合到一起,作者功力可见一斑。同样写老北京,老舍写的是俗的一部分,张恨水写的则是雅的一部分,虽处不同时代,叶广苓可说写出的是贵的那部分。老北京旗民身上的“贵气”,读了这本家传性质的小说,尽揽眼底。
评分前朝往事娓娓道来,命运起伏跌宕,叙述波澜不惊。对这种风格说不上喜爱,只是这份内在的贵气与淡定,如今愈发罕见了。
评分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评分和同样是“京味儿”小说的《城南旧事》相比,《采桑子》在时间跨度和历史纵深上胜过许多,然而,以散文的笔法写小说又让人觉得别扭,文字不够简练通透,画蛇添足般的抒情过于频繁,这是叶光岑这个年纪的作家不应该犯的错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