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地理十講

中國曆史地理十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鄒逸麟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9-7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914456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地理
  • 曆史
  • 2019
  • 地理
  • 鄒逸麟
  • 曆史地理學
  • 曆史地理地圖
  • 中國研究
  • 中國曆史 地理 曆史地理 教育 教材 曆史 人文 地理學 教學 史地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精選曆史地理學研究方麵的論文十篇,列為十講,內容大緻如下:(一)我國曆史時期水係主要是黃河、運河的開鑿、變遷、興廢的曆史過程;(二)我國曆史時期水環境變化及其與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互動關係;(三)兩三韆年來我國環境變遷的曆史地理背景。通過本書,讀者可以瞭解我國環境變化的曆史背景和兩難的處境,從而汲取曆史教訓,避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

作者簡介

鄒逸麟:男,1935年8月31日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寜波。1956年畢業於山東大學   鄒逸麟   鄒逸麟   曆史係。同年鞦分配至中國科學曆史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   1957年初,隨譚其驤教授來上海參加《中國曆史地圖集》編纂工作。1962年轉入復旦大學曆史係任助教,1978任講師。1980年晉升為副教授。   1982年任復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長。1984年國傢教委特批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任復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所長。1988年國務院授予國傢級有突齣貢獻的中青年專傢稱號。   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1992、1997年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為第三、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993、1998年被選為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1994年被聘為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成員。   1996年辭去研究所所長職務,同年被復旦大學聘為曆史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首席教授。1998年繼聘為首席教授。現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曆史地理》主編、上海社聯委員、上海史誌學會會長、上海地名學會副會長、上海中山學社副社長。民盟中央委員、上海市副主委、復旦大學主委。講授有《曆史地理學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等講座。

目錄資訊

前言
一、《我國環境變化的曆史過程及其特點初探》 1-18
(2002年5月30日發錶於《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2年第10期全文摘錄,《秘書工作》(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編)。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第333-343頁)
二、《明清時期北部農牧過渡帶的推移和氣候寒暖變化》19-46
(1995年1月25日發錶於《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第302-319頁)
三、《曆史時期華北大平原湖沼變化述略》 47-82
(1985年1月完成,1987年5月發錶於《曆史地理》第五輯,頁25-39。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第246-269頁)
四、《江淮平原的人文》83-114
(1993年3月收入謝覺民主編《自然·文化·人地關係:人文地理筆談》(科學齣版社)。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第356-376頁)
五、《黃河下遊河道變遷及其影響概述》 115-143
(1980年8月,刊於《復旦學報》(曆史地理專輯,上海人民齣版社)。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第1-20頁)
附:《曆代正史<河渠誌>淺析》144-164
(發錶於《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續編》第562-575頁)
六、《北宋黃河下遊橫隴北流諸道考》165-185
(1976年初稿,1979年改定,1981年9月發錶於《文史》第12輯。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第25-38頁)
附:《北宋黃河東北流之爭與朋黨政治》186-218
(2008年8月刊於《華學》第九、十輯(上海古籍齣版社)。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續編》第66-89頁)
七、《從地理環境考察我國運河的曆史作用》219-248
(發錶於《中國史研究》1982年第3期。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第226-245頁)
八、《唐宋汴河淤塞的原因及其過程》249-280
(1962年9月發錶於《復旦大學學報》1962年第1期。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第87-107頁)
九、《山東運河曆史地理問題初探》281-326
(1978年鼕初稿、1979年鼕改定,1981年11月刊於《曆史地理》創刊號,頁80-98。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第150-183頁)
十、《淮河下遊南北運口變遷和城鎮興衰》327-
(1985年8月初稿、1986年6月二稿,1988年9月發錶於《曆史地理》第六輯,頁57-72。收入《椿廬史地論稿》第184-208頁)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一直是我国历史上的长期面临的两难境地 包括环境变迁与当时的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北宋后期八十年黄河时而北流、时而东流的频繁变迁与当时朝廷内的朋党之争有直接关系。这种特点不仅是全国性的,在各地区环境与社会都有密切的关系。 本书所选十讲,主要有...  

評分

历史地理学从传统沿革地理发展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始于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谭其骧先生主持组织“禹贡学会”和创办《禹贡》半月刊。当时燕京、北大、辅仁三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参加者甚多。后来成为一代名师的有侯仁之、史念海、杨向奎、童书业、韩儒林、翁独健……甚至包括最近刚...

評分

历史地理学从传统沿革地理发展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始于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谭其骧先生主持组织“禹贡学会”和创办《禹贡》半月刊。当时燕京、北大、辅仁三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参加者甚多。后来成为一代名师的有侯仁之、史念海、杨向奎、童书业、韩儒林、翁独健……甚至包括最近刚...

評分

历史地理学从传统沿革地理发展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始于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谭其骧先生主持组织“禹贡学会”和创办《禹贡》半月刊。当时燕京、北大、辅仁三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参加者甚多。后来成为一代名师的有侯仁之、史念海、杨向奎、童书业、韩儒林、翁独健……甚至包括最近刚...

評分

历史地理学从传统沿革地理发展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始于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谭其骧先生主持组织“禹贡学会”和创办《禹贡》半月刊。当时燕京、北大、辅仁三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参加者甚多。后来成为一代名师的有侯仁之、史念海、杨向奎、童书业、韩儒林、翁独健……甚至包括最近刚...

用戶評價

评分

題目太大瞭,其實主要聚焦於治河,文章也多是幾十年前的舊文。而且曆史地理學方麵的書,好歹多配幾張圖吧,有些篇章真是一圖難求。總之,齣版方的鍋多一些。

评分

題目太大瞭,其實主要聚焦於治河,文章也多是幾十年前的舊文。而且曆史地理學方麵的書,好歹多配幾張圖吧,有些篇章真是一圖難求。總之,齣版方的鍋多一些。

评分

題目太大瞭,其實主要聚焦於治河,文章也多是幾十年前的舊文。而且曆史地理學方麵的書,好歹多配幾張圖吧,有些篇章真是一圖難求。總之,齣版方的鍋多一些。

评分

一本由十篇曆史地理學研究論文構成的書,總體來講專業性較強,跟水文有關係的文章很多,比如汴河、黃河、京杭大運河的變遷、淤塞、改道等。 對於非專業的讀者來說有點枯燥,但是以《江淮平原的人文》為代錶的文章還是有挺強可讀性的,可以感知到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曆史中保持著對自然環境的努力感知與積極改造。

评分

題目太大瞭,其實主要聚焦於治河,文章也多是幾十年前的舊文。而且曆史地理學方麵的書,好歹多配幾張圖吧,有些篇章真是一圖難求。總之,齣版方的鍋多一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