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来信

广州来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格雷夫人(Mrs. Gray)原名茱莉亚·科克斯(Julia Cox,1838—1921),生于英格兰的布莱顿,1876年与在广州传教的牧师约翰·亨利·格雷(John Henry Gray,1823—1890)结婚,婚后跟随丈夫到广州生活,因而跟中国结缘。可惜只过了14个月,她就因病终止了长久居住的计划,回到英格兰,直到去世。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格雷夫人 (Mrs. Gray)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邹秀英
出版时间:2019-11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18138749
丛书系列: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
图书标签:
  • 书信 
  • 历史与记忆 
  • 历史 
  • 格雷夫人 
  • 英国文学 
  • 城市 
  • 社会 
  • 晚清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格雷夫人1877年随丈夫广州沙面堂牧师格雷从英国来到广州,在广州居住的14个月期间,格雷夫人坚持写信描述她在广州的见闻和感想,给家乡的妈妈和其他有兴趣的亲友传阅。这种带有游记性质的信她一共写了44封,回英国后于1880年,取名为《在广州的十四个月》(Fourteen Months in Canton),增加了一篇自序,结集出版。翻译出版时名为《广州来信》。

格雷夫人跟着丈夫游广州,不单看名胜古迹,而且走街串巷,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她不但以文字记录,而且绘制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画,为我们留下了19世纪末广州社会生活的活泼直观的可贵记录。

《广州来信》是《遗落在西方的广州记忆》丛书之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近期读完了19世纪末期,英国人在广州经历的一本有趣的书《广州来信》,书里描写了当时广州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笔生动,具体,跟着作者的描述,仿佛你就置身于当时的广州,一切都那么活灵活现,就如同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一般。 读罢全文,深深感受到传统中国与今天的区别很重要一块...

评分

近期读完了19世纪末期,英国人在广州经历的一本有趣的书《广州来信》,书里描写了当时广州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笔生动,具体,跟着作者的描述,仿佛你就置身于当时的广州,一切都那么活灵活现,就如同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一般。 读罢全文,深深感受到传统中国与今天的区别很重要一块...

评分

近期读完了19世纪末期,英国人在广州经历的一本有趣的书《广州来信》,书里描写了当时广州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笔生动,具体,跟着作者的描述,仿佛你就置身于当时的广州,一切都那么活灵活现,就如同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一般。 读罢全文,深深感受到传统中国与今天的区别很重要一块...

评分

近期读完了19世纪末期,英国人在广州经历的一本有趣的书《广州来信》,书里描写了当时广州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笔生动,具体,跟着作者的描述,仿佛你就置身于当时的广州,一切都那么活灵活现,就如同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一般。 读罢全文,深深感受到传统中国与今天的区别很重要一块...

评分

近期读完了19世纪末期,英国人在广州经历的一本有趣的书《广州来信》,书里描写了当时广州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笔生动,具体,跟着作者的描述,仿佛你就置身于当时的广州,一切都那么活灵活现,就如同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一般。 读罢全文,深深感受到传统中国与今天的区别很重要一块...

用户评价

评分

很鲜明,生动,19世纪70年代的广州,鲜活的如同我们的日常。传统社会的标志就是节日气氛很重,书中那些流光溢彩的节日描写,让我对当时的广州的繁华,心向往之!

评分

实在没啥意思。

评分

实在没啥意思。

评分

很鲜明,生动,19世纪70年代的广州,鲜活的如同我们的日常。传统社会的标志就是节日气氛很重,书中那些流光溢彩的节日描写,让我对当时的广州的繁华,心向往之!

评分

兴趣所在,感觉格雷夫人写得比较生动,配图也画得好俏皮,跟中文老师打听什么时间有节庆庙会,跟女仆人去伍家花园做客,好似地了解女眷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