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等。现供职于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兼任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档案馆上海金融档案史料中心特约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国金融史,在《史林》《史学月刊》《银行家》等发表论文多篇,著有《大象无形:青年思想教育札记》《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1897—1949)》《从金融史再出发:银行社会责任溯源》《民国银行练习生记事》等,编纂、编著有《稀见民国银行史料丛编》《民国银行家管理思想论丛》等。
这是一部严谨而独特的微观金融史著作。
本书主人公陈伯琴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初,先后在上海、郑州、汉口、天津、青岛等城市工作,历任浙江兴业银行堆栈管理员、信贷员、分理处主任、支行行长、总行部门襄理、分行副行长等岗位,几乎从事过当时银行所有业务种类,并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了若干政治、金融、社会事件。这些事件有的是全国性的,如武汉封锁现金、废两改元、法币改革、抗战全面爆发等;有的是区域性的,如郑州豫丰纱厂罢工、日本海军陆战队登陆青岛、天津金融统制等,都是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史事。
本书作者经爬梳大量原始档案和文献史料,所力图还原的这一真实人物个案,折射出近代中国银行职业经理人成长的一般路径、民营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艰难历程,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百态。
“小题大做”和见微知著,都是针对该书书名中的“微观”二字而来,这里的“小题大做”是打引号的,民国金融史很多人都在研究,但一般都集中在大事件和大人物。一个普通员工如何成长为一个支行行长,这个可能才对大多数我们银行从业者有借鉴意义,小题大做更有深度。见微知著,...
评分正如刘平先生在自序《邂逅陈伯琴》中所言,“金融史也应当是有血有肉的”。这“有血有肉”,恰是他所不懈追求的境界。历史与现实一样,都是真实而又鲜活的。史学研究者所努力以求的,是尽可能接近其真实,同时也要反映其鲜活。而所依据的包括档案在内的各种史料,多数是相对枯...
评分时代能够催人奋发,也会大浪淘沙。像陈伯琴这样一位由基层起步,几经历练,通过自身努力升至中层管理者的银行职员,在时代巨轮下,因层面所限,并不能像大银行家一样纵横捭阖,但也不同于默默无闻的普罗大众。在所司的岗位上,陈伯琴全身心投入,兢兢业业,善谋善动,为行为己...
评分作者在爬梳了大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还原近代历史上一个普通人物的职业、生活甚至情感,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本书主人公陈伯琴的一生经历,从一个银行的管栈员,到分行行长,历经上海、郑州、汉口、天津、青岛五个城市,本身就是一部微观近代史,他的经历...
评分这本书的写法很特别,既不是严肃的教科书,也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案例。关于一百年前的一个普通人,要搜集如此之多的原始档案,真不容易。作为一个现代银行从业者,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地方。我认为,无论是领导者或是普通员工,应该都能发现一些共鸣之处。
评分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一部两册书。原以为会以陈伯琴的人生脉络为线索,抽丝剥茧的分析他身处的大时代和小环境的。结果发现,全然没有分析,一开始就是人物资料和银行各种规章制度和史料的罗列,有种感觉:这位不是在写人物为线索的史,而是在炫他找到的史料。主人公陈伯琴可以算是富二代官三代了,所以资料比较齐全,人生脉络清晰。结果作者一开始就把陈氏家谱照搬上去了。我要看的是陈氏如何发家如何建立起人际关系网络,如何把主人公推进金融界,不是看大段大段介绍他爷爷是谁有什么成绩,他爸爸又是谁,立了多大功。接下来陈伯琴通过介绍进入银行,这是很关键的,结果又再次长篇大论谈他的毕业院校的校规制度。如此种种,每一阶段都这么来,整本书就味如嚼蜡。还是觉得作者适合做史料汇编。
评分这本书的写法很特别,既不是严肃的教科书,也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案例。关于一百年前的一个普通人,要搜集如此之多的原始档案,真不容易。作为一个现代银行从业者,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地方。我认为,无论是领导者或是普通员工,应该都能发现一些共鸣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写法很特别,既不是严肃的教科书,也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案例。关于一百年前的一个普通人,要搜集如此之多的原始档案,真不容易。作为一个现代银行从业者,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地方。我认为,无论是领导者或是普通员工,应该都能发现一些共鸣之处。
评分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一部两册书。原以为会以陈伯琴的人生脉络为线索,抽丝剥茧的分析他身处的大时代和小环境的。结果发现,全然没有分析,一开始就是人物资料和银行各种规章制度和史料的罗列,有种感觉:这位不是在写人物为线索的史,而是在炫他找到的史料。主人公陈伯琴可以算是富二代官三代了,所以资料比较齐全,人生脉络清晰。结果作者一开始就把陈氏家谱照搬上去了。我要看的是陈氏如何发家如何建立起人际关系网络,如何把主人公推进金融界,不是看大段大段介绍他爷爷是谁有什么成绩,他爸爸又是谁,立了多大功。接下来陈伯琴通过介绍进入银行,这是很关键的,结果又再次长篇大论谈他的毕业院校的校规制度。如此种种,每一阶段都这么来,整本书就味如嚼蜡。还是觉得作者适合做史料汇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