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表达权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表达自由“中心”以外的一些“边缘”或“边疆”问题。表达自由的“中心”以“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为代表,它以保护公共对话和政治言论为核心,重视言论的内容而非言论的媒介,对处理说话、写作和出版等传统和典型“言论”最为游刃有余,从中可以提炼出公共对话、政治言论、内容、“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和典型与传统“言论”等五个基本概念和元素。针对这五个“中心”概念和元素,本书分别以“内与外”、“政与文”、“质与器”、“旧与新”和“本与变”为主题,考察公共对话外的逻辑和正当性基础、文化言论的价值和表达自由的文化价值、媒介对表达自由的影响、互联网等新技术对经典范式的挑战以及算法、人工智能对“言论”的突破和颠覆。通过研究这些“边缘”和“边疆”问题,本书希望探索表达自由地图中大片未探明地区,更好地反观“中心”,并思考挑战“中心”的可能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系统自动打五星
评分本书提出了处于表达自由“边缘地带”的五项议题,对这些议题的介绍可以说是较为新颖且具有启发性的。 可惜的是篇幅实在有限,15万字的内容无法对每项议题进行详实的论述,也很难勾勒出表达权边缘的基本轮廓,只能让人感觉“边缘”是一个比“中心”宽泛得多且内容庞杂的领域。 各章节写作的质量与内容丰富度亦参差不齐,第三章对“内容”与“媒介”的区别规制进行了细致而清晰的梳理,但并非每一章都有同等的效果。期待左老师对这些议题的后续研究。
评分本书提出了处于表达自由“边缘地带”的五项议题,对这些议题的介绍可以说是较为新颖且具有启发性的。 可惜的是篇幅实在有限,15万字的内容无法对每项议题进行详实的论述,也很难勾勒出表达权边缘的基本轮廓,只能让人感觉“边缘”是一个比“中心”宽泛得多且内容庞杂的领域。 各章节写作的质量与内容丰富度亦参差不齐,第三章对“内容”与“媒介”的区别规制进行了细致而清晰的梳理,但并非每一章都有同等的效果。期待左老师对这些议题的后续研究。
评分这里没有二分法,没有辩证法,只有游离、滑动、延异、自己反对自己、变成自己的对立面……
评分这里没有二分法,没有辩证法,只有游离、滑动、延异、自己反对自己、变成自己的对立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