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世代報告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青年 繁体 憂鬱 台版 i世代 @译本 @台版 精神疾病
发表于2024-12-23
i世代報告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搭配多極世界衝擊一起讀有加成效果
评分搭配多極世界衝擊一起讀有加成效果
评分搭配多極世界衝擊一起讀有加成效果
评分搭配多極世界衝擊一起讀有加成效果
评分搭配多極世界衝擊一起讀有加成效果
珍.特溫格Jean M. Twenge
「i世代」一詞的提出者。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碩士、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世代差異已超過二十五年,包括各世代的工作態度、生命目標、成長速度等。
育有三個i世代女兒。著有《Me世代》、《自戀時代》(合著)等書。對i世代及Me世代(千禧世代或Y世代)的描述及分析,是最多企業、媒體及學術研究者參考引用的來源。另有多篇文章散見於《時代雜誌》、《新聞週刊》、《紐約時報》、《今日美國》與《華盛頓郵報》等。
譯者簡介
林哲安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口筆譯組畢業,現為專職口筆譯工作者,負責翻譯本書第四章至結論。
程道民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負責翻譯本書序章至第三章。
誰是i世代?他們和過去的世代有何不同?我們又要如何了解他們?
本書是第一本全方位理解i世代的調查報告。
而理解i世代,我們才能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
i世代正是,或即將是你巿場行銷的對象、你要招募的新人、你台下不信任教科書的學生,或是你家中遲遲不願長大的孩子。不論你是嬰兒潮世代、X世代或是千禧世代,你都該了解他們 ── i世代跟前幾個世代的差異之大,差異形成的速度之快、來勢之洶洶,都是前所未見,且耐人尋味,原因是,青少年是對改變最為敏感的一群,因此影響i世代的事物,最後也終將影響更年長的人。
如果你就是i世代,你難道不想知道自己的世代特性是如何形成,而別人又是怎麼看待你們?
i世代是出生於1995年至2012年的一代,相較於過往的世代都只是數位世界的移民,他們是數位世界的原住民,他們就是在網際網路中成長,更透過網路呼吸的世代。
正如同「i世代」這個名稱所標示的,此一世代極度仰賴智慧型手機與網路,他們隨時要查看手機裡是否有新訊息,一旦無法上網,就焦慮不安──或許對他們來說,網路世界才是現實的世界。
然而,對於i世代的理解,絕不能片面簡化為「手機成癮」或「網路沉迷」。「i世代」指出了一個世代集體的心理狀態,對於網路的全然依賴,使得這個世代不善於實體世界的人際相處,拉長了童年期、延後了長大成人的時間,形成與過往的千禧世代(1980-1994)、X世代(1965-1979)、嬰兒潮世代(1946-1964)全然不同的新世代。
可是我們真的了解i世代嗎?我們對i世代的一些觀感,的確是真實的。例如,i世代確實遠比上一代憂鬱、不愛讀書,也比上代更包容、擁抱差異。同時,他們不但遲遲不願長大,對未來更有難以言述的不安及恐懼。但或許我們對i世代仍有更多誤解──
【誤解一】i世代比過往的世代更愛跟父母作對
本書指出:i世代其實是對父母的反抗較少的一代。不僅如此,他們也更不愛冒險、更少喝酒、開車更注意安全。
【誤解二】i世代喜歡上網,是因為他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快樂
本書指出:花越多時間在螢幕前上網的青少年越容易不快樂;相反地,花越多時間在非螢幕活動者,越容易快樂。甚至因為網路霸凌,使得i世代自殺的比率也偏高。
【誤解三】i世代已進入職場,但他們抗拒加班,老是想著創業當老闆
本書指出:i世代雖然不認為工作就是他們人生的全部,但與千禧世代相較,他們對工作有較高的現實感。此外,由於創業有較高的風險,追求穩定、不愛冒險的i世代並不嚮往創業。
【誤解四】i世代重視人生意義的追求,對於賺大錢並不感興趣
本書指出:i世代面臨不那麼優渥的經濟大環境,包括債台高築的學貸,使得他們重視經濟的富裕更甚於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此外,使用螢幕的時間增長,也刺激了他們對於財富的渴望。
【誤解五】i世代在政治上偏向自由派,支持保守派的年輕人少之又少
本書指出:偏向自由派的年輕世代確實不少,但政治傾向朝兩極移動,才是對i世代的準確描述,i世代並非全然擁抱自由派。
其實,我們並不那麼理解i世代,事實上我們對i世代,甚至對所謂「世代差異」,都有太多的偏見。
本書作者珍.特溫格教授是「i世代」一詞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三個「i世代」女兒的母親,研究世代差異已超過二十五年。她透過大量權威的數據調查以及深入訪談,從十個層面畫出i世代的一幅幅剖繪,並透過上百張圖表,呈現i世代以及世代差異的面貌,可視為i世代藉由這些資料的集體發聲,足以作為我們理解i世代與各世代的重要指引。
i世代現在已經是國家的公民、經濟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企業的員工,他們更可能是我們身邊的家人、親人與情人。i世代的煩惱是社會整體必須面對的問題,i世代的希望,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
本書以中立、客觀的角度,盡可能以不帶偏見、不預設價值判斷的立場,敘述i世代的特質,並不將問題指向特定世代。事實上,作者強調,文化變遷包含許多因素,不會只有單一原因——不會只來自父母,而是包括科技、媒體、商業,以及教育的共同作用,才創造出這一整個與我們的父母及祖父母輩截然不同的文化。當文化改變時,我們全都身在其中。
【i世代小測驗】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15個小問題,可以測試看看你有多「i世代」。
請回答以下問題,看看你的生活經驗與i世代有多少重疊,就當是一場世代差異的預演。先不管你在何時出生,讓我們看看你有多i世代?請以「是」或「否」答題。
1. 過去24小時內,你是否至少用了1小時在手機上傳訊息?
2. 你有智慧型手機上的社群軟體帳號嗎?
3. 你認為自己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嗎?
4. 你滿17歲時已經擁有駕照嗎?
5. 你認為同性婚姻應該合法嗎?
6. 你滿16歲時喝過含酒精飲料嗎(小啜幾口不算)?
7. 你在青少年時期常和爸媽吵架嗎?
8. 你上中學時,學校裡種族背景和你不同的人是否超過三分之一?
9. 你上中學時,每個週末晚上是否都與朋友共度?
10. 你上中學時,有沒有在學期間打工?
11. 你是否同意人際間的安全距離及預先警示是好主意,並同意這樣能減低不經意的冒犯?
12. 你在政治上是獨立派嗎?
13. 你是否支持大麻合法化?
14. 追求不涉感情的性愛沒問題嗎?
15. 你上中學時,是否經常感覺被忽略並覺得寂寞?
計分方式:回答第1,2,5,8,11,12,13,14與15題時,答「是」者得1分。回答第3,4,6,7,9與10題時,答「否」者得1分。你的分數越高,你在行為、態度與觀念上就越趨近i世代。
★ 榮獲《Wired》雜誌2017年最佳科技圖書
★《商業周刊》1690期書摘推薦
各界重量級推薦
■「多樣化的個人故事與研究資料分析的結合,賦予本書令人信服的權威感。……過去的三十年,科技不只改變了美國文化,更徹底令美國文化發生轉變。這本書的內容振聾發聵,也提出了一個至關緊要的問題:我們接下來該何去何從?」──《芝加哥論壇報》
■「我們都亟欲了解大量使用社群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拜本書作者的縝密析之賜,現在我們知道:這會讓他們感到孤獨、焦慮、脆弱,女生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無論你為人父母,或者是老師、雇主,都一定要讀這容引人入勝的書,了解一下i世代與你才剛開始有點概念的千禧世代有什麼不同。」──強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作者
■「珍.特溫格將針對一個世代的研究資料整理成書,不僅提出令讀者大為意外的驚人發現,更協助我們理清頭緒,了解該如何看待這些發現。任何對了解學生感興趣的人,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蒂姆.埃爾莫爾(Tim Elmore),《拋開舊地圖大步前進》(Marching Off the Map)作者、GrowingLeaders.com董事長
■「當今主宰世代變遷研究領域的專家,在本書中針對i世代提出見解,並探討僅僅在過去五年間就發生的種種巨大變化。很少有對現象的描述能如此聳人聽聞,卻又真實得不能再真實。」──麗莎.韋德(Lisa Wade),《美式約炮文化》(American Hookup: The New Culture of Sex on Campus)作者
■「這是一本改變既有遊戲規則的書。面對1995-2012年出生的年輕人,如果想掌握為人父母、為人師表之道,在職場上招募、雇用他們,或者對他們行銷,還是想拿到他們手中的選票,你都需要讀這本書。《i世代報告》會使你對下個世代美國人的看法改觀。」──茱莉安娜.梅納(Julianna Miner),喬治梅森大學公共衛生教授
■「特溫格博士透過縱向科學研究資料和個人訪談,揭露了一個真正獨特的世代。這是一本內容淺顯易懂、科學資料豐富的讀物。」──拉里.羅森(Larry D. Rosen),名譽教授,《紛擾心靈:高科技世界中的古老大腦》(The Distracted Mind: Ancient Brains in a High-Tech World)共同作者
■「《i世代報告》一書充滿珍貴的洞見,能改變既定的遊戲規則,是這個十年的『必讀』作品,非常推薦父母、教育者、企業領袖閱讀。特溫格博士的發現相當有趣,並提出令人信服的觀點,針對問題更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解決方案。」──蜜雪兒.博爾巴(Michele Borba),教育學博士、教育心理學家,《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UnSelfie)作者
■「珍.特溫格是世代差異研究的頂尖權威,她的研究時常處在許多時代趨勢的最前端。她的最新著作《i世代報告》描繪了當代令人驚訝的嶄新常態。任何對年輕人和科技有興趣的人,都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書中充滿饒富趣味的研究資料,從許多獨特層面切入,帶我們了解現今的年輕一代。」──雅爾妲.烏爾斯(Yalda T. Uhls),《媒體媽媽、數位爸爸》(Media Moms and Digital Dads)作者
■「我們都對當今的青少年和年輕成人族群有一定的印象,但他們真正的情況究竟為何?珍.特溫格多年來透過系統性調查累積資料,以了解歷代年輕族群的經驗、態度、心理特徵如何隨著世代更迭而改變;她對這些常模研究資料的運用方式相當專業。本書結合嚴謹的統計數據分析、富有洞見的訪談、出色的寫作手法,成為一本可信度高、引人入勝的作品。」──彼得.格雷(Peter Gray),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心理學研究教授,《會玩才會學》(Free to Learn)作者
■「《i世代報告》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學研究書籍,書中針對現今的年輕成人族群提出了驚人的看法。如果有興趣了解美國未來棟樑的行為習慣和心理運作,請從本書開始!」──伊萊.芬克爾(Eli J. Finkel),《非成即敗的婚姻》(The All-Or-Nothing Marriage)作者
i世代的我们,从掌上型的小方框中长大,也让它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会对「i世代」有兴趣是从上一本《为什么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中看到相关字眼,因此顺藤摸瓜而来 所谓「i世代」指的是1995年到2012年这段期间出生的人们。这群人经历了iphone诞生的时代,网路与生活紧密交织,...
评分i世代的我们,从掌上型的小方框中长大,也让它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会对「i世代」有兴趣是从上一本《为什么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中看到相关字眼,因此顺藤摸瓜而来 所谓「i世代」指的是1995年到2012年这段期间出生的人们。这群人经历了iphone诞生的时代,网路与生活紧密交织,...
评分i世代的我们,从掌上型的小方框中长大,也让它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会对「i世代」有兴趣是从上一本《为什么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中看到相关字眼,因此顺藤摸瓜而来 所谓「i世代」指的是1995年到2012年这段期间出生的人们。这群人经历了iphone诞生的时代,网路与生活紧密交织,...
评分i世代的我们,从掌上型的小方框中长大,也让它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会对「i世代」有兴趣是从上一本《为什么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中看到相关字眼,因此顺藤摸瓜而来 所谓「i世代」指的是1995年到2012年这段期间出生的人们。这群人经历了iphone诞生的时代,网路与生活紧密交织,...
评分i世代的我们,从掌上型的小方框中长大,也让它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会对「i世代」有兴趣是从上一本《为什么我们制造出玻璃心世代?》中看到相关字眼,因此顺藤摸瓜而来 所谓「i世代」指的是1995年到2012年这段期间出生的人们。这群人经历了iphone诞生的时代,网路与生活紧密交织,...
i世代報告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