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941

日本194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堀田江理(Eri Hotta) ,出生于日本东京,曾在日本、美国、英国接受教育。先后于牛津大学、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任教,曾担任东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还著有《泛亚洲主义与日本的战争:1931-1945》。现居美国纽约。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作者:[日] 堀田江理
出品人:巴别塔文化
页数:253
译者:马文博
出版时间:2020-5
价格:62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665103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历史 
  • 二战 
  • 世界史 
  • 政治 
  • 日本史 
  • 新华出版社 
  • 待购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聚焦从1941年4月至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八个月,从日本国内视角审视整个计划的决策过程,集中了当时的历史细节。

作者发掘了大量罕见的日文第一手材料,提出了多年来一直被众多历史学家忽略的重要问题,例如:为什么军人、文官、外交官以及天皇将他们的国家和人民带上危险的道路?为什么他们做出了从一开始就错误的决定?与公认观点不同的是,本书认为,日本领导人其实认识到发动这场战争将带来毁灭与自我毁灭的后果,甚至在发动袭击前的几个月里,日本领导人原本可以避免这一对决。但一方面,日本对中国旷日持久的战争对日本国内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面临资源短缺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日本不断扩大其在太平洋地区势力的举动引发了西方传统强国的不满,对日本的贸易限制不断加强,日本面临外交困境;第三,日本军队和政府的特殊关系以及矛盾的内阁制造就了特殊的政治决策机制,加之日本好战分子惯有的赌徒心态,最终促使日本孤注一掷,采取鲁莽的行动,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除了对历史事件的直接关注,作者还着重探讨了日本与中国、日本与西方的关系,重构我们对太平洋战场的认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战术上,日本人取得巨大成功,但战略上,却是自杀。在深陷中国战区同时,又树敌于美国,决策如此无理性,堪称丧心病狂。 当时的日本政客真是一群疯子? 堀(音同窟)田江理这本《日本大败局》通过对“偷袭珍珠港”决策过程的勾勒,展现出理...  

评分

水平普普。 先说翻译。译者文字还凑合,但不知道关特演、千人针、特高课这些名词,历史底蕴一般。 作者的问题更大 - 在中途岛日本战损上,仍然被渊田50年代的老资料误导,声称日本损失飞行员300多人;2005年的Shatter Sword已经彻底批驳了渊田的忽悠,而2013年出版的本书居然...  

评分

评分

水平普普。 先说翻译。译者文字还凑合,但不知道关特演、千人针、特高课这些名词,历史底蕴一般。 作者的问题更大 - 在中途岛日本战损上,仍然被渊田50年代的老资料误导,声称日本损失飞行员300多人;2005年的Shatter Sword已经彻底批驳了渊田的忽悠,而2013年出版的本书居然...  

评分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战术上,日本人取得巨大成功,但战略上,却是自杀。在深陷中国战区同时,又树敌于美国,决策如此无理性,堪称丧心病狂。 当时的日本政客真是一群疯子? 堀(音同窟)田江理这本《日本大败局》通过对“偷袭珍珠港”决策过程的勾勒,展现出理...  

用户评价

评分

上层煽动后的疯狂中下层又逼迫了上层挑起注定失败战争。

评分

非常好的史料 很客观的描述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宪法体制有其内在的缺陷,军队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这也是导致日本一系列战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评分

在很多年后的某个下午,当我在书架上凭着已经剧烈衰退的记忆找寻一本关于另一个东亚国家管理层面对某战的颟顸之书时,无意中翻到了这本,发现居然如此若合符节

评分

文化和制度的缺陷导致日本选择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评分

文化和制度的缺陷导致日本选择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