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家庭关系中,隔阂与恨意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宿命。
画家约翰·维古拉特拥有令人艳羡的财富和显赫的声名,然而他的家庭生活却充斥着寂寞。画家渴望生活的激情,妻子却隐忍而沉默。家人相处的气氛极其晦暗压抑。
小说以大儿子阿尔伯特的回家度假以及小儿子皮埃尔不幸患病为线索,将这家人重又聚集在一起。可正如皮埃尔最后的回光返照一样,随着皮埃尔的病逝,这个家庭终于走到了尽头,免不了各奔东西的命运。
仿佛是埋首其中,埋首于闪光的金红与缤纷的花园中,嗅着芬芳、灿烂、馨香和馥郁,嗅着松节油、湖水的波光、无边无际的山风和松林,快活的辞藻和孩童的力量。还有那些肆无忌惮地浮出故事,浮出灰蒙蒙的眼睛和嘴唇的不住流淌的痛苦的睿智,绝望的希望和未曾许诺的紫色暮霭里的未...
评分其实是想选“不想读”,无奈没有这样的选项。 看了一篇高赞豆友的书评,文字雅致,却略带着不食烟火的书生气。个人是不大喜欢这种气质,犹如纯净的水,过于清透,缺少复杂。 接着,又看了几篇本书的文摘,才晓然,原来是书的影响。书的封面上应该是作者的相片,一个清矍老头形...
评分艺术家,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名字不太对吧。 上回读了《悉达多》前边的一气呵成,最后面却艰难了起来,主人公渔夫儿子妓女之类的,唉。 《荒原狼》使我爱你,我还做了摘抄,也将文字诵读出声,读这样的书,没读完之前,我持续的兴奋着。我还是爱过你的,现在说,还是爱你...
评分看书的时候,我猜测是否作者的真实生活就是这样——长期和妻子处于心灵远离的状态,孩子是他俗世生活唯一的寄托,唯一的羁绊? 果然如此,本书210页的附录写着:“1914年,小说《罗斯哈尔德》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儿子马丁患精神方面的疾病”。1919年,家庭破碎,在与精神病院...
评分翻开阅读记录,惊讶地发现自己给黑塞的每本书都打上了五星,而且每次都是在深夜读完,比如失眠的昨夜,越是夜深浓时,越是无限投入其文字,夜色的罅隙在文字的闭合中越来越幽深,直至浑然忘我,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我再次和这个孤高清峻的灵魂对话,引导我思绪飞升,众多细微的...
季风书园黑塞读书会:)
评分前前后后读了四五个月,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可能是写给赫尔曼黑塞自己家庭的救赎之书。家是我们最后的联系,可惜最后孩子的死和家庭的解体的悲剧性还是给了现实的一棒。这本书是黑暗系,也是温情系。五星推荐的好书。
评分罗斯哈尔德里黑塞放弃了他一贯的对比写法——借两个矛盾的人物之间的语言和冲突来映衬出他思想的核心,在我看来这矛盾是他最迷人最深入的地方,也是他不断构建放弃突破的所在。而此书更类似于一个调剂品,三十多岁的黑塞限于某种生活本身的危机和孤独,某种并不令人满意的生活,而内心更为强大的精神理念痛苦尝试还在慢慢形成,到了德米安一书中他才似乎终于找到了表达方法——两个主角来描述他争斗的内心。而在那之前,他只是一个并不伟大的故事叙述者,因全能视角和超过小说的剖析写出现象的作品,单面的黑塞。
评分黑塞式中二少了很多的感觉
评分怨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