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男,1958年5月出生,河南新乡延津人。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复员,在家乡当中学教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曾到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1982年开始创作,1987年后连续发表在《人民文学》《塔铺》、《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描写城市社会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引起强烈反响在这些作品中,他迅速表现出成为大作家的潜在能力,确立了创作中的平民立场,将目光集中于历史、权力和民生问题,但又不失于简洁直接的白描手法,也因此被称为“新写实主义”作家。其中《塔铺》获1987-198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对小人物或底层人的生存境遇和生活态度的刻画,对人情世故有超人的洞察力,用冷静客观的叙事笔调书写无聊乏味的日常生活来反讽日常权力关系。自1991年发表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始,他开始追求新的创作境界。1993年发表“故乡”系列第二部长篇《故乡相处流传》,后经过五六年的时间完成长篇巨著《故乡面和花朵》(华艺出版社1999年初版)。《故乡面和花朵》体现着他在文体和内容上的双重探索。
《中国当代作家:故乡天下黄花》是著名作家刘震云精心创作奉献给读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民国初年,北方某村的孙村长被人勒死在土窟里。一桩命案,结下两家世代冤仇,物换星移,更朝改代,谁当村长,贪权贪色,仍是干戈杀戮,血水溅地……一个小小的村落,竟展示了古老中国半个世纪错复杂的社会风貌。小说语言洗练幽默,人物故事神韵无穷,充分表达了作家的文学性格。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欲罢不能的一本书,名字好听,内容又着实勾引人,是读的刘震云的第二本。刘震云,实在是一个能把家长里短写得恰到好处的作者。 最开始读的时候,人名老多了,以为又是《一句顶一万句》的巨大关系网既视感。后来,孙家、李家的恩仇又让我有了读吧《白鹿原》时白家、鹿家的感觉。...
评分 评分在这个闷热又狂躁的夏天,我在开着空调的房间,看了这本《故乡天下黄花》。是朋友力荐的一本书,买了来看,确实没有失望。 总的来说,这本书跟《白鹿原》《古炉》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写的建国前后农村的故事,说相似,并不是说抄袭或者雷同。作为80后,其实不知道那段历...
评分 评分因为摩罗的缘故,我开始阅读刘震云。 《耻辱者手记》里有一篇叫《大作家刘震云》的文章,摩罗对刘震云以及他的小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评论,引起我的兴趣。那个时候,只要是余 杰和摩罗提起的东西,我多少都有些兴趣。 《故乡天下黄花》的写作时间在《故乡相处流传》之前,是刘...
好玩 虽然看完脑袋一直围绕着赖和尚说的那句“你妈很好X 我也很爱X” 唉 我真是太三俗了
评分国事家事天下事
评分刘震云用这部书表达自己对近百年的近代史的反思,角度是非政治的或者说是人性的,站在这个角度看,清末民初的农村社会更像是充满仇杀的江湖,共产党国民党和土匪日本鬼子并无二致,土改也只是激发最下层人们心中隐藏的恶,而文革中崇高的政治冲动被党同伐异所代替。
评分很欣赏他写到死亡时的直:几乎不写情绪,也不写死后的延展,人走,故事继续,写法和故事感本身映衬很好。泼辣!
评分老刘还是很有野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