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廷以(1904-1975):河南舞阳人。一代史学宗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创始人兼学术奠基人。深受傅斯年、罗年伦治史风格之影响,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依据丰富确实的史料立论,以重视历史原貌,是实证史学的卓越代表。其史学研究由编纂大事记及整理史料入手,是著名的“南港学派”的创立者。
郭先生于晚年旅美访问期间,历时四年完成本书实稿,其后多次修订,于1975年9月逝世之前,尤增补多处,备尽心力。
代表作:《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清季)》、《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民国)》、《太平天国历法考订》、《郭嵩焘先生年谱》、《近代中国史纲》等。
上冊凡十一章,包括世變前的中國與西方、西方衝擊、內部動亂、憂患中的自強運動、甲午慘敗與中國分割、改制維新與排外、滿清傾覆前夕的內外情勢,以迄辛亥革命止。
下冊由第十二章至十九章,包括袁世凱的獨裁統治、軍閥恣睢、再革命、兩種內戰、安內攘外、八年抗日戰爭、及中國大陸政權的改變。
中国因为陆地地形相隔,与西方的交流几乎没有,及至海洋时代来临,“西洋人之入中国,为天地之一大变”。 物竞天择。人类种群的进化不以道德为转移,强者代表秩序,弱者必须跟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规划,方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号称华夏,以中原为中心,周围统...
评分中国因为陆地地形相隔,与西方的交流几乎没有,及至海洋时代来临,“西洋人之入中国,为天地之一大变”。 物竞天择。人类种群的进化不以道德为转移,强者代表秩序,弱者必须跟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规划,方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号称华夏,以中原为中心,周围统...
评分书的封面是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它不时不再提醒我们近代史中中国民族所蒙受的屈辱和苦难,从残垣断壁中或许可以窥见先前的繁荣和兴盛,但西方的坚船利炮将它推倒,落后和封闭、且庞大的帝国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内乱和外侵中屈辱地在夹缝中生存,变革受到两千年的道统和仁孝所束...
评分中国因为陆地地形相隔,与西方的交流几乎没有,及至海洋时代来临,“西洋人之入中国,为天地之一大变”。 物竞天择。人类种群的进化不以道德为转移,强者代表秩序,弱者必须跟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规划,方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号称华夏,以中原为中心,周围统...
评分有一种阅读叫“编稿阅读”。。的确没有教科书式的话语,冷静、客观,对于近代史的了解,非常有帮助。
评分條理分明,邏輯清晰
评分还得接着看,还得再看
评分还得接着看,还得再看
评分还得接着看,还得再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