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尔·卡尼曼、彼得·辛格、伯纳德·威廉斯等思想大家云集,跨越伦理学、心理学、博弈论等诸多领域,共同探讨道德的真谛
★ 对话涵盖电车难题、动物保护、博弈论等哲学、伦理学核心议题,对许多著名思想实验或伦理案例展开深入剖析
★ 对思想家思考问题、语言交锋过程的如实记录,精彩地呈现出敏锐、深邃的思想者是如何提问、思考与反问的
★ 新译本由作者学生精心迻译,更为忠实、准确地传达英语原文的文意与哲学探讨的韵味,并新增一篇由作者与译者共同撰写的中文版序
对话是做哲学的一种理想方式。在对话中,对话者有机会澄清自己的想法,减少误解。他还能代读者向哲学家提出质疑与批评意见,从而鼓励读者批判性地检视哲学论点。一场精彩绝伦的对话是充满生气、发人深省的,它迫使提出想法的人直面问题与反对,不得不回应一个独立思考的发问者。
本书作者福尔霍夫与辛格、卡尼曼、麦金泰尔、威廉斯等十一位哲学家与社会科学学者,围绕道德与伦理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了对话:我们的日常道德判断是否可靠?伦理道德是客观的吗?我们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人?他们希望借助这些对话表明:共同生活的我们,即使观点迥然对立,也应当一起探讨使这种共同生活成为可能的准则。唯有坚持对话,我们才可能为心中的困惑与彼此的分歧找到解答。
作者:
亚历克斯·福尔霍夫(Alex Voorhoeve),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分配正义、理性选择理论、道德心理学和伊壁鸠鲁学派,同时为世界卫生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担任顾问。
译者:
王康予,伦敦政经学院哲学、逻辑和科学方法系博士候选人,同系硕士,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系PPE本科。
夏子明,圣安德鲁斯大学哲学系硕士、伦敦政经学院本硕,将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商业伦理和法律研究系博士项目。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如中译本标题所示,两位年轻译者才华横溢,令人敬佩,虽然一些具体译文(特别是在试图口语化译文时)的处理未必最佳。虽然是对谈录,但并不算特别“入门”,而且不同对话质量不一(例如麦金泰尔的对话相当不错,法兰克福的对话则让我时懂时不懂),但总的说来是一本好书,而这样的好书总让我想起自己为什么对哲学有着终身的爱好。
评分翻译流畅,前三篇对直觉在道德哲学中的作用的讨论很有意思,卡姆、辛格各持肯定直觉和直觉是被社会所塑造的立场,卡尼曼则在两种立场之间。
评分如中译本标题所示,两位年轻译者才华横溢,令人敬佩,虽然一些具体译文(特别是在试图口语化译文时)的处理未必最佳。虽然是对谈录,但并不算特别“入门”,而且不同对话质量不一(例如麦金泰尔的对话相当不错,法兰克福的对话则让我时懂时不懂),但总的说来是一本好书,而这样的好书总让我想起自己为什么对哲学有着终身的爱好。
评分如中译本标题所示,两位年轻译者才华横溢,令人敬佩,虽然一些具体译文(特别是在试图口语化译文时)的处理未必最佳。虽然是对谈录,但并不算特别“入门”,而且不同对话质量不一(例如麦金泰尔的对话相当不错,法兰克福的对话则让我时懂时不懂),但总的说来是一本好书,而这样的好书总让我想起自己为什么对哲学有着终身的爱好。
评分如中译本标题所示,两位年轻译者才华横溢,令人敬佩,虽然一些具体译文(特别是在试图口语化译文时)的处理未必最佳。虽然是对谈录,但并不算特别“入门”,而且不同对话质量不一(例如麦金泰尔的对话相当不错,法兰克福的对话则让我时懂时不懂),但总的说来是一本好书,而这样的好书总让我想起自己为什么对哲学有着终身的爱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