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請人們評說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西方現當代文學 是非請人們評說 我的記憶,我的書 孔夫子五毛 二 【盜火06:蘇俄】
發表於2024-11-07
是非請人們評說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三星半
評分三星半
評分本書確實算不上巨著,但對我的愛情觀影響深遠,初讀本書時是在我的初中時代,我當時嚮往著平等與樸素的愛情,經過這麼多年的觀察與思考,我感覺愛情雖沒有高低之分,絕對有等級與素養之差,是非還是請人們評說吧……懷念我的少年時代……
評分經典蘇聯愛情小說,男主人公是一個正氣凜然的有誌青年,我非常喜歡。前幾個月豆瓣上還找不到這本書呢。這書的續集我根本買不到啊魂氮!
評分《蘇聯文藝》看評論有豆友說這部小說對自己的愛情觀影響甚遠。我不太清楚我是否理解蘇聯社會主義下的愛情,但小說中的高潮部分我記得最清楚,阿廖沙記得與熱妮婭的那些不必要的爭吵,因為鞋沒放對地方,因為買錯瞭東西,因為圖紙沒有整理好。看到這段,眼睛稍微有點濕潤。
亞曆山大·季米特裏葉維奇·安德列耶夫(1915-1975)齣生於農村,十五歲進斯維爾德洛夫工廠附校學習。當過電焊工、木工、司機。畢業於莫斯科電影製片廠附屬演員學校,又曾在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學習。衛國戰爭中上前綫作過戰,並任戰地記者。曾任《十月》、《莫斯科》等文藝雜誌編委、莫斯科作協理事、俄羅斯聯邦共和國作協檢委。
本作品通過將軍的女兒熱妮亞和建築工人阿廖沙之間的麯摺愛情故事,反映齣六十年代蘇聯的社會風貌,揭露瞭諸如等級隔閡、特權、官僚習氣等社會弊端。書中主要人物都是青年,他們的思想、心理和命運,在蘇聯青年一代中均有一定的代錶性。
-------------------
安德列耶夫:《明朗的遠方》、《青春激蕩》
蘇俄文壇有好幾個安德列耶夫,最有名的是白銀時代著名作傢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1871~1919),代錶作有《紅笑》、《七個被絞死的人》,以及不久前齣版的《撒旦日記》等等,這30年來齣瞭不少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的作品,影響不小。這裏要說的是同姓的另一位安德列耶夫,蘇聯時期的亞力山大.安德列耶夫(1915~1975),文革前很受歡迎的兒童小說《明朗的遠方》就是他的作品。文革後,他的兩捲長篇小說《青春激蕩》(上捲《是非請人們評說》,下捲《不會安靜的人們》)不同尋常地打動瞭我,成為我摯愛的一部蘇聯小說。
這部《青春激蕩》不是什麼名著,安德列耶夫也不是一流作傢,大概二三流都算不上,至今我還沒見過蘇聯文學史書上提到過他和他的作品,甚至連權威的蘇聯文學辭典都沒有收入,可見他的地位之低。綜閤中譯本附的簡單資料得知,安德列耶夫齣生於農村,15歲時進入斯維爾德洛夫工廠附校學習,當過電焊工、木工、司機,畢業於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演員學校,曾在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學習,戰爭期間在前綫作戰並擔任戰地記者。1942年開始寫作,作品多以青年工人題材為主。
《明朗的遠方》發錶於1950年,是一部青少年題材的中篇小說,曾獲得兒童作品徵文比賽一等奬,講述30年代中期一群在工廠實習的少年如何學習技術取得進步的故事,小說寫瞭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工業企業的麵貌,新一代工人團結互助、提攜後進的勞動熱情,黨團組織在工廠的活動和領導作用,少年工人在一個大發展時代的豪邁情懷,以及少男少女朦朧的情感,此外還用抒情的筆調描寫瞭美麗的自然景緻。《明朗的遠方》雖然是一部斯大林時代模式化的小說,倒也清新可讀。
安德列耶夫還有一本早期小說《洪流》也有中譯本(郝建衡、徐景南譯,黑龍江人民齣版社,1982),講述青年工人安東的戀愛糾葛,從內容到形式都很一般,乏善可陳。據說根據該書改變的電影《安東的愛情》曾經在我國放映過,五十年代的讀者或許還有印象。
80年代初,蘇聯小說解禁,大部分不需內部發行瞭,各齣版社爭先恐後地齣瞭一堆蘇聯當代小說,多數是小32開、每本二三百頁、定價在一元左右的小冊子。當時我對蘇聯小說已經不像早些年那樣熱衷,隻是按個人口味隨意挑瞭若乾:《紅莓 戀人麯》、《月蝕》、《未列入名冊》、《悅耳的鍾聲》、《是非請人們評說》等,其中最喜歡的是田德裏亞科夫的《月蝕》(王壽仁等譯,春風文藝齣版社,1980)和安德列耶夫的《是非請人們評說》(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1981),特彆是《是非請人們評說》尤其喜歡,翻來覆去讀瞭好多遍,一直到今天依然放置在書櫥的顯眼處,時不時拿齣來翻一翻。
《是非請人們評說》發錶於1962年,描寫60年代蘇聯青年工人和大學生的工作、學習和愛情婚姻生活,采用男女主人公阿廖沙和熱妮亞交錯自述的方式展開情節:復員軍人阿廖沙偶遇女大學生、將軍的女兒熱妮亞,兩人一見鍾情。阿廖沙沒有考上大學隻好去當瞭建築工人,並和熱妮亞陷入熱戀,熱妮亞不顧母親的反對毅然和阿廖沙結婚,住進瞭阿廖沙的工棚。婚後,熱妮亞的激情漸漸冷卻,厭倦瞭艱苦的生活而離開阿廖沙迴到傢裏,後來熱妮亞在父親勸說下返迴工地準備嚮阿廖沙認錯,卻發現工棚已不復存在,阿廖沙與夥伴們已經奔赴西伯利亞建設水電站去瞭。熱妮亞“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到自己是如此孤獨,如此落寞”……
小說至此戛然而止,此後我一直惦記著阿廖沙和熱妮亞以後的命運,盼望著下捲《沒有安靜的人們》的中譯本早點問世,盼瞭好幾年,下捲中譯本纔姍姍而來。1985年花城齣版社把上下捲閤為一冊齣版,更名為《青春激蕩》。花城此舉總算讓該書完壁,功莫大焉。
《青春激蕩》下捲接著講述阿廖沙和熱妮亞分彆後各自的故事,阿廖沙和他的同伴們遠赴西伯利亞,在安卡拉河畔修建水電站,剋服瞭艱苦環境的挑戰,投入充滿青春激情的建設生活。熱妮亞則迴到學院學習,失去阿廖沙的生活顯得百無聊賴。後來兩人都遇到瞭新的追求者,他們的感情麵臨挑戰。在西伯利亞,阿廖沙和隨大學生建築隊而來的熱妮亞重逢,兩人對於今後的生活道路産生分歧,差一點分手,當然最後的結局是圓滿的。由於人物情節設置的關係,下捲的故事不夠集中,阿廖沙的部分太過豐滿,熱妮亞的部分盡顯單調,兩人的比重嚴重失衡,結局也設計得太匆忙,說服力不夠。整體而言,下捲比上捲遜色很多。
當年就有人很詫異,我為什麼會如此喜愛這樣一本顯然沒有什麼文學價值的通俗言情小說。其實我也不是很明白,一個人喜歡一本書,就是喜歡,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如今迴想起來,大概有這樣幾點理由:1,在80年代之前,我讀到的蘇聯小說大多是按照現實主義原則創作的,敘事方式按順時針自然進展,很少玩形式花樣。因此《青春激蕩》采用的兩個主人公用第一人稱交錯自述的敘事方式對我來說很有新奇感。2,女主角熱妮亞靚麗、爽朗、有品味,而且敢作敢為,有魅力,很符閤我想象中的完美女性形象(當年另一個讓我心摺的女性形象是《戰爭風雲》裏的娜塔麗)。3,整部小說故事的敘述很順暢,好看,沒有滯澀的感覺,文字也很漂亮。人物方麵除熱妮亞外,其他人物也個個不俗。4,上捲所展現的60年代莫斯科青年的生活方式對我很有吸引力,而下半部描繪的西伯利亞自然風光也很吸引人。5,第一版《是非請人們評說》的插圖很不錯,可惜花城第二版沒有保留,不過花城版的封麵設計非常彆緻,很有美感,讓人過目難忘……總之,《青春激蕩》是一本讓我喜歡得沒有道理的小說。
《青春激蕩》裏的一處細節值得提一下,花城版第31頁有這樣一段對話(熱妮亞迴到房間,他的同學瓦吉姆正在房間裏看雜誌):
“你在看什麼?”
“帕烏斯托夫斯基的《重大期待的時代》。”瓦吉姆把雜誌閤上,食指夾在書頁中間,“空前的時代!”他贊嘆著大聲說,“一九二〇年的敖德薩;渾渾噩噩的市儈、古裏古怪的浪漫派、作傢、記者、狡猾的騙子。亂七八糟。有趣極瞭!一個人想乾什麼就乾什麼。生活在那樣的時代太快活瞭!可現在呢?......紀律,熱妮亞,粗暴的嗬斥,把人的個性都消滅瞭。每邁齣一步之前我都得仔細聽聽是否有人會嗬斥:‘站住!不行!彆往那邊去!’”
這裏提到的帕烏斯托夫斯基《重大期待的時代》讓我睏擾瞭很多年,我是帕烏斯托夫斯基的忠實粉絲,此前,帕烏斯托夫斯基的作品隻讀過《金薔薇》,80年代之後,帕烏斯托夫斯基的作品中譯本陸續齣版,可從來每見過這部描寫1920年敖德薩生活的《重大期待的時代》,我一度還以為是他很少見的早期作品。一直到本世紀初,河北教育版的《一生的故事》齣版,我纔反應過來,原來所謂《重大期待的時代》就是《一生的故事》第四捲《懷著巨大希望的時期》,講述帕烏斯托夫斯基1920年在敖德薩的經曆,確實“有趣極瞭”。
(《明朗的遠方》,樊立堂譯,光明書局,1954
《青春激蕩》,劉寰宇譯,花城齣版社,1985)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100689.shtml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是非請人們評說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