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
老家鄰近鐵道,自幼便對搭火車去遠方懷抱無限憧憬。
一雙腳「凸」全台灣,大城小鎮、深山野壑,好像沒有他不熟悉的地方。
擅長在尋常事物裡,邂逅迷人的風景,領會生命的況味。
旅行講座總是風靡全場,鐵道題材尤其令人引頸期待專書付梓。
創作半甲子,寫作不輟,題材多元,屢獲獎項。
詩、自然觀察、歷史探險、動物小說、野菜蔬果、小鎮旅行、登山指南、繪本……,著作超過四十本。
《11元的鐵道旅行》是他的第一本鐵道專著。
總是自得其樂,總是小題大作。
不論世界如何轉動,劉克襄慣以簡單緩慢的節奏,邂逅地方景物。如此隨性,卻能在平凡俗事,發現迷人之處。
在喧嘩旅驛,他的視線穿越庸擾塵囂;在寂寞小站,讓荒涼孤獨靜靜包圍。除了鐵道迷追逐的硬紙票、號誌樓等,更愛牽扯無關鐵道的內容。比方,海線上挑扁擔的老人,他的扁擔是什麼植物做的?高雄車站前的公共汽車站,還有窗口如老鼠洞的售票亭嗎?
就是這些那些,難以述說的千頭萬緒、微不足道的小景小物,讓心靈暫時出走,讓旅程滿載而歸。鐵道不單是運輸工具,而是行旅重要的元素。
搭乘新的火車──高鐵,作者的視野不改獨家。他說,搭高鐵就像觀看一部台灣的生態紀錄片,九十分鐘的車程,活力與頹敗,文明又荒野的畫面輪番上映。也可以盡情地「流動鳥目」,由北南下,二三千公尺高山的雄峙嵱嵷,中低海拔淺山的嶙峋嵾嵯,在眼前逐一聳立而過。那興味,唯有搭高鐵,才得以盡情感受。
風物特產、鐵路便當,作者更是當寶似地翔實研究,那股熱情,彷彿永遠十七歲,還在情竇初開。
這回配備依然多元,文字爬梳、車站地圖、風物素描、行旅攝影。透過劉克襄的文字與圖片,我們彷彿第一次搭火車,遇見另一個迷人的台灣。
旅行和旅游是两个概念,一个体验,一个享受。 这些年也去过不少地方,大都是城市,很少去看村落、山水。倒不像游客似的大吃大喝大买,而是背着书包走街串巷,见识当地独特的人文。暂且算是个伪背包客吧。 我喜欢某天突然就去到某个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朋友,感受他们生活的城...
评分被这本书吸引,主要源于那种情怀,书上给人的感觉很好,很舒服,很朴素。同时,书里的插图真实,让人舒心! 一个钟的时间,翻完整本书,那种情调无限让人向往。书中随无很特殊的话语、或者特殊的地点,但他却明明确确给予我们一种追求自由,追求自我,思考自我...
评分刘克襄11元的铁道旅行:喜欢铁道的人心里都有些宁静的乡愁吧 坐在火车的过道处一边看着外面飞逝的景色一边看着手中的书 只是高铁票太贵了也太快了。在书里看到台湾有个小站叫十分 那里的车票上会印着十分幸福 应该告诉二手玫瑰的 我们的火车真的往幸福里开嘛 。从齐栋的绿皮...
评分 评分什么时候大陆的铁路便当能好吃点呢?
评分似乎可以和《看见台湾》中对于那些台湾小铁道一起对比着来看,挺有意思。
评分平溪的路上,莒光,自强号,太平洋彼岸。
评分很有意思的旅游方式,不过以后这种旅行越来越少了
评分慢遊台灣一定要看的一本書,裡面不介紹阿里山和日月潭,作者劉克襄用火車和雙腳走過這片土地.很多有趣的小站,再加上有趣的小鎮.09年出版的書,書中某些東西已經改變了,但是絲毫不減它的可讀性.有篇玉里站的文章,講到玉里與台北的距離,中間有段阿美族女孩子的故事令人動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