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骗局”与紧急状态条款

纳粹“骗局”与紧急状态条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日] 长谷部恭男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毕梦静
出版时间:2025-6
价格:4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97745
丛书系列:译文坐标
图书标签:
  • 纳粹德国
  • 历史阴谋论
  • 紧急状态
  • 政治
  • 阴谋论
  • 历史修正主义
  • 虚假信息
  • 德国历史
  • 政治史
  • 社会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魏玛宪法的漏洞如何铺就通往第三帝国之路?

★纳粹 “合法确立独裁体制”的神话如何造就?

★用于保护国民的紧急措施权,为何屡屡变成执政者架空宪法的工具?

★从“例外状态”到“主权者决断论”,现代立宪主义理论的漏洞何在?

长久以来,大众中一直有种模糊错误的印象,那就是在二战前的德国,纳粹是得到国民的压倒性支持上台,希特勒也是通过合法的程序成为国家领袖。这-认知甚至成为某些人的“历史常识”。但真相并非如此。事实上,当时仅获得三分之一选票的纳粹党是通过暴力、欺诈的手法扭曲了组阁程序,并利用《魏玛宪法》中“紧急状态条款”剥夺公民基本自由,才掌握了超越宪法的绝对权力。

紧急措施权一旦确立,执政者就必然会被滥用它的诱惑所驱使。从历史教训出发,战后各国都对“紧急状态条款”做了重重限制,以防其被滥用。然而近年,日本自民党政府出现了企图通过修宪增加“紧急状态条款”的动向,这也引发了日本知识界的高度警惕。本书中,日本宪法学权威长谷部恭男与纳粹德国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石田勇治通过对谈的形式,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对这一“历史常识”进行剖析,厘清了历史演变的真实脉络,从比较法角度说明了战后德国及其他欧美国家对“紧急状态条款”的限制,共同深入探讨了这一条款背后的危险性。《魏玛宪法》消亡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保持对权力的警惕,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才不会在某一日突然消失不见。

作者简介

长谷部恭男

早稻田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任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后,自2014年起担任现职。日本公法学会理事长,国家宪法研究会代表。主要著作有《何谓宪法》(岩波新书)、《宪法的逻辑》(有斐阁)等。

石田勇治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德国近现代。德国马堡大学博士。曾任柏林工业大学访问研究员和哈雷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包括《希特勒与纳粹德国》(讲谈社现代新书)、《过去的克服:希特勒之后的德国》(白水社)等。

译者

毕梦静

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系,日语译者、自由译员。已出版译著《思考力:受用一生的 49 个智慧》《高效阅读:掌控知识的魔法》《丰田语录:丰田模式的精髓》《新下层:日本的贫困阶层与社会遗传》等。

目录信息

前言 为了看清“宪法问题”的本质 石田勇治
第一章 紧急状态条款是“纳粹骗局”——知晓总统紧急令与《授权法》
第二章 德国国民为何被纳粹吸引
第三章 战后德国如何筑起防波堤——似是而非的《波恩基本法》“紧急状态条款”
第四章 为何日本的紧急状态条款比德国危险——“统治行为论”这一圈套
第五章 “对于过去的克服”强化了德国宪法
结语 学习宪法历史的意义 长谷部恭男
解说 李雪涛
参考资料 《波恩基本法》中的紧急状态条款及相关条款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原本是凑单买的,却意外撞上了我的年度十佳,看得停不下来。两个作者分别是宪法学和德国史方面的专家,可以说是高手过招,非常精彩。从一个历史“常识”的错误切入,”通过交叉学科的角度条分缕析讲解开来,从“主权者决断论”和“统治行为论”,从魏玛宪法到战后德国的波恩基本法以“抵抗权”堵上“紧急状态条款”的漏洞,外延到欧美日各国当代宪法中的对应考虑,虽然是本小书却意外地扎实,对谈的形式又非常流畅好读,让人看得直呼过瘾。希望坐标系列以后可以多引进一些这类的对谈。

评分

扎实严肃的学术对谈,条理相当清晰。聚焦战前的宪政与法学危机的部分,清楚解释了紧急状态条款如何“落地”,谈战后的部分,又以一贯的现实主义态度,去比较德日不同的现实与学说进展。 两位学者强调紧急状态条款不是魏玛共和国的法学家自掘坟墓般来创设的,绝不是就其本身就拥有颠覆或拯救的力量,更像是一个特殊的支点。法律作为嵌入国家内的系统,不该孤立于其现实作抽象理解,但也不能持一种彻底的还原论立场。两位学者在评述施米特的学说时,大概也有类似的考量。 希特勒的纳粹党纲领的投机性,这种纲领与施米特的“距离”,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可惜的是篇幅不长,战前日德的比较没有展开,读者在思考两位学者揭示的历史情况——两国宪政常态的被动性与保守性,和特殊境况下向激进性甚至极端性的突转——背后的逻辑时,仍然似雾里看花。

评分

扎实严肃的学术对谈,条理相当清晰。聚焦战前的宪政与法学危机的部分,清楚解释了紧急状态条款如何“落地”,谈战后的部分,又以一贯的现实主义态度,去比较德日不同的现实与学说进展。 两位学者强调紧急状态条款不是魏玛共和国的法学家自掘坟墓般来创设的,绝不是就其本身就拥有颠覆或拯救的力量,更像是一个特殊的支点。法律作为嵌入国家内的系统,不该孤立于其现实作抽象理解,但也不能持一种彻底的还原论立场。两位学者在评述施米特的学说时,大概也有类似的考量。 希特勒的纳粹党纲领的投机性,这种纲领与施米特的“距离”,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可惜的是篇幅不长,战前日德的比较没有展开,读者在思考两位学者揭示的历史情况——两国宪政常态的被动性与保守性,和特殊境况下向激进性甚至极端性的突转——背后的逻辑时,仍然似雾里看花。

评分

扎实严肃的学术对谈,条理相当清晰。聚焦战前的宪政与法学危机的部分,清楚解释了紧急状态条款如何“落地”,谈战后的部分,又以一贯的现实主义态度,去比较德日不同的现实与学说进展。 两位学者强调紧急状态条款不是魏玛共和国的法学家自掘坟墓般来创设的,绝不是就其本身就拥有颠覆或拯救的力量,更像是一个特殊的支点。法律作为嵌入国家内的系统,不该孤立于其现实作抽象理解,但也不能持一种彻底的还原论立场。两位学者在评述施米特的学说时,大概也有类似的考量。 希特勒的纳粹党纲领的投机性,这种纲领与施米特的“距离”,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可惜的是篇幅不长,战前日德的比较没有展开,读者在思考两位学者揭示的历史情况——两国宪政常态的被动性与保守性,和特殊境况下向激进性甚至极端性的突转——背后的逻辑时,仍然似雾里看花。

评分

2025已读35。日本顶尖史学家与法学家围绕纳粹夺权经过和紧急状态立法所展开的精彩对谈,以德国宪政史为参照,深度反思当代日本的立宪主义~作者指出,纳粹党运用暴力手段和宣传话语,巧迅速达成修宪目标,进而将魏玛共和国晚期浮现的“委任独裁”,巧妙转化为“主权独裁”。因此,纳粹政府标榜的“合法上台”神话,属于彻头彻尾的骗局~二战战败后,西德政府汲取历史教训,在制定紧急状态条款时,加入限制措施并强化议会权力,以防权利脱缰之危险~书中强调,宪法精神的推广普及,有赖于完善的历史政治教育,相较于直面罪责的德国公民,日本民众的宪政意识相去甚远,给自民党推动修宪运动留下可乘之机,可与高仰光的《纳粹德国的法与不法》对照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