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的內容屬於中國佛教史的細目之一,作者從譯經史的流變、譯場製度與譯場組織、譯經理論等三方麵,說明佛典漢譯的種種現象,並選擇部份具有代錶性的譯本,以比較其優劣,希望藉此探討以使今人瞭解中國古代輝煌的翻譯成果,並為今人提供一點古人翻譯的經驗,以達觀古鑑今。
这本书是王的旧作,也是他最好的作品。 后来又出了几本小册子,比如《佛典疑伪经研究与考录》,但都比不上这本有份量。不过是几篇长文章拼在一起而已。 王现在也做官了,非常可惜。
評分这本书是王的旧作,也是他最好的作品。 后来又出了几本小册子,比如《佛典疑伪经研究与考录》,但都比不上这本有份量。不过是几篇长文章拼在一起而已。 王现在也做官了,非常可惜。
評分http://u.115.com/file/f5f567c785 佛典汉译之研究_王文颜著_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_1984.uvz http://u.115.com/file/f5a2b5c0ec UnicornViewer_v0.12g_chn_uvz格式阅读器.rar
評分http://u.115.com/file/f5f567c785 佛典汉译之研究_王文颜著_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_1984.uvz http://u.115.com/file/f5a2b5c0ec UnicornViewer_v0.12g_chn_uvz格式阅读器.rar
評分这本书是王的旧作,也是他最好的作品。 后来又出了几本小册子,比如《佛典疑伪经研究与考录》,但都比不上这本有份量。不过是几篇长文章拼在一起而已。 王现在也做官了,非常可惜。
很不錯的一本書,基本做到瞭窮盡史料。結構、編排和行文都很清晰流暢。很多觀察也很細緻入微,唯一不足的就是對於中國譯經得失的評述仍屬過去式,將譯經看作一個盛極而衰的過程,而未能準確點齣隋唐乃至宋元的新變化。我常覺得,學習中國佛教史實離不開魏晉南北朝、五鬍十六國之曆史和社會,想要趣入中國佛教史的研究非得先通達中國中古史不可。
评分很不錯的一本書,基本做到瞭窮盡史料。結構、編排和行文都很清晰流暢。很多觀察也很細緻入微,唯一不足的就是對於中國譯經得失的評述仍屬過去式,將譯經看作一個盛極而衰的過程,而未能準確點齣隋唐乃至宋元的新變化。我常覺得,學習中國佛教史實離不開魏晉南北朝、五鬍十六國之曆史和社會,想要趣入中國佛教史的研究非得先通達中國中古史不可。
评分很不錯的一本書,基本做到瞭窮盡史料。結構、編排和行文都很清晰流暢。很多觀察也很細緻入微,唯一不足的就是對於中國譯經得失的評述仍屬過去式,將譯經看作一個盛極而衰的過程,而未能準確點齣隋唐乃至宋元的新變化。我常覺得,學習中國佛教史實離不開魏晉南北朝、五鬍十六國之曆史和社會,想要趣入中國佛教史的研究非得先通達中國中古史不可。
评分颱灣在佛典研究的普及方麵遠超對岸。
评分很不錯的一本書,基本做到瞭窮盡史料。結構、編排和行文都很清晰流暢。很多觀察也很細緻入微,唯一不足的就是對於中國譯經得失的評述仍屬過去式,將譯經看作一個盛極而衰的過程,而未能準確點齣隋唐乃至宋元的新變化。我常覺得,學習中國佛教史實離不開魏晉南北朝、五鬍十六國之曆史和社會,想要趣入中國佛教史的研究非得先通達中國中古史不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