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1963年生,江苏苏州人。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分配到南京艺术学院工作。1986年调入《钟山》杂志社任编辑。1991年转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中篇代表作有《1934年的逃亡》、《罂粟之家》、《妻妾成群》、《红粉》等,长篇小说有《米》、《我的帝王生涯》、《紫檀木球》、《城北地带》、《碧奴》、《河岸》等。
苏童被批评界视作“先锋派”主将。他早年以童年视角描述枫杨树故乡的小说充满了大胆的奇思异想。1989年后将现代叙事技巧与古典的故事性相结合,开创了“妇女生活”系列小说,以忧伤衰败的情调重现冰冷的历史,成为“新历史小说”中最经典的作品。苏童的散文细腻柔韧、精致透亮,文字典雅优美、平易可亲,信手拈来,涉趣成文。
《河流的秘密》著名作家苏童最新散文随笔集。分为三部分,“记忆碎片”辑录苏童的童年生活、南方记忆,“文字生涯”则收录作家的创作感想、阅读所得;“生活传奇”以介于随笔与短篇小说的文字,描摹了市井俚俗、人生百态。
“辛格的令人尊敬之处在于他的朴拙的小说观,他总是在‘人物’上不惜力气,固执己见地种植老式犹太人的人物丛林,刻画人物有一种累死拉倒的农夫思想,因此辛格的人物通常是饱满得能让你闻到他们的体臭。” ——苏童《河流的秘密》,作家出版社,第225页 ...
评分还记得读完《三棵树》,兴奋无比,我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那种对生活的感觉了,我发现了知音,我找到了偶像。此后,我到处寻找他的散文,遍寻偶像的足迹。只可惜,太少了,一共也就这么一本集子,也许这就是生活,当你满怀感受的时候,却无话可说。
评分我认识的一个教授是个诗人,总是说“最高明的作家写诗,其次写散文,最不入流的才写小说”。除却他老人家自夸的因素,我也觉得在所有的文学作品里面,诗的确是很神圣的存在,多少年的功力才能够‘炼’出那么精炼的语句。总之在我的眼里,诗太崇高了,平时很少读诗,我比较喜欢...
评分不经常看散文,因为自己的心也很散,思绪经常飘忽在各种不着边际的空间上,而没有太多专注留给文章本身描绘的世界。 但在某个闲适的下午,在图书馆步行着的时候突然有了去观赏某些人笔下文字中渗透的人生的冲动。 而,我个人对这本书里边零零落落散布的记忆,很是喜欢。 其...
评分读书笔记——《河流的秘密》 文/夕颜 七月,天气一半晴朗一半阴雨。 晴朗的时候,天空常是一片蔚蓝,蓝得叫人舍不得移开视线。那日是个晴天,阳光刺眼,又去了图书馆,很热,根本没有闲情欣赏头顶那片蓝得发白的天空。在图书馆借到作家苏童散文随笔集,淡蓝色的封面,...
散文可能比小说好。
评分利用课余时间和语文课看完了。中间部分稍显沉闷,第一和第三部分很精彩
评分无趣的苏童。
评分1,苏童长得真帅。2,有趣。3,总是保持谦和自审的态度。后两条,可以靠学来,长得帅就没办法了。一个长得帅又写得好,还不被非议的作家是多么难得。
评分读了一部分,实在是读不下去了,可能作者的生活情趣在我这里没有引起共鸣吧。河流的秘密那一篇倒是不错,还有一篇写自行车的也有趣,其他的都不记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