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梟雄》是王安憶自《長恨歌》以來的重要突破,顯現她現階段小說美學的變與不變。這本小說仍然以大上海為題材,時間的落點則是當代,寫的是主角 ──男性──而且是黑道上的男性──之間,穿鄉走鎮,過起亡命生涯的情義。小說的正題雖以一個上海小青年的啟蒙故事為主,但故事的峰迴路繞,情節的大逆轉,結局急轉直下,已不僅僅是單純講了個上海出租車搶案的故事,王安憶更描繪了個有關「創造世界的方法」的寓言──和這一寓言瓦解的可能,也是她正面反省小說與現實關係的嘗試。
於是,一個「出遊」的故事,由「遍地」的景象開始……
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队落户,1972至1978年在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任乐队演奏员,1978年调入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1980年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1987年应聘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文学一级。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7年发表作品,迄今出版《王安忆自选集》六卷、长篇小说《黄河故道人》、《69届初中生》、《流水三十章》、《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中短篇小说集《小鲍庄》、《尾声》《我爱比尔》、《隐居的时代》、《忧伤的年代》、《三恋》、《妹头》,短篇小说集《王安忆短篇小说集》、《剃度》,散文集《独语》、《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我读我看》、《寻找上海》,论著《故事和讲故事》、《重建象牙塔》、《心灵世界》等共五百万字,部分作品有英、德、荷、法、日、韩等译本。其中《谁是未来的中队长》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艺作品二等奖,《本次列车终点》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获全国中篇小说奖,《叔叔的故事》获首届上海中长篇小说二等奖,《文革轶事》、《我爱比尔》分别获得第二届、第三届上海中长篇小说三等奖,《长恨歌》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富萍》获台湾2002年度《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上种红菱下种藕》获台湾2002年度《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英文版《小鲍庄》获美国洛杉矶时代书刊提名奖。
主角是一个从大城市郊区来的农民的孩子。表面安静,但确实是一个充满冲突的人物。 繁华的大都市,和即将颓废的被吞没的农村。 自认为可以骄傲的上海市的原住民,却和到上海淘金的外来人员混杂在一起。 是一个男孩子,但是和他哥哥一样,已经被周围崛起的女性势力所压制了。 一...
评分我曾经是多么的期待这本《遍地枭雄》啊。出租车,城乡结合部,变化中的上海,劫车匪徒。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写,有那么多的视角可以展现,直面现实的时候,可以反映那么多的东西,一定会比《长恨歌》好看多了…… 《长恨歌》给我的感觉平平。虽然看的时候也有过不少心领神会默然...
评分光听书名,你不会把它和王安忆扯上什么关系,过于硬朗了。“遍地枭雄”不够女性化,王安忆笔下又怎能少了女人,不过小说确是不关乎女性的,作者讲了四个男人的故事。王安忆向来难被归类,她写过关于农村的寻根文学,儿童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现在,鲜少在其笔下着墨的男人成了...
评分 评分首先,王安忆是个很能说的女人。这一点毋庸质疑。利利索索并且语速极快,一边磕瓜子一边说。 她属于上海的那种女人,一边择菜一边给你讲着家长里短,故事讲完了菜也择好了,站起来拍拍裤子进屋做饭,留你一个人蹲在原地回味。看她已经将菜下入锅里,于是只好悻悻走开。 看她...
讀完比較失語,不知作者要錶達什麽,所塑造的人物個性我也不甚喜歡。作者對人物進行評價時,喜歡再句尾加一個“呢“也是我不喜歡的。
评分没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也不是很好看
评分讀完比較失語,不知作者要錶達什麽,所塑造的人物個性我也不甚喜歡。作者對人物進行評價時,喜歡再句尾加一個“呢“也是我不喜歡的。
评分讀完比較失語,不知作者要錶達什麽,所塑造的人物個性我也不甚喜歡。作者對人物進行評價時,喜歡再句尾加一個“呢“也是我不喜歡的。
评分没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也不是很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