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山峻嶺中的綠洲

叢山峻嶺中的綠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巴蜀書社
作者:劉弘
出品人:
頁數:257
译者:
出版時間:2009-7
價格:2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752405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西南
  • 自然探險
  • 綠洲
  • 山脈
  • 生存故事
  • 生態保護
  • 遠方旅行
  • 原始森林
  • 地理探索
  • 人文觀察
  • 冒險精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叢山峻嶺中的“綠洲”:安寜河榖文化遺存調查研究》內容為:位於我國西南山地間的安寜河榖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在這裏活動生息。由於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環境,使這片土地成為西南山地中的一片文化“綠洲”,曆史上南來北往的多種文化都曾在這裏停留、碰撞和融閤,最後形成瞭安寜河榖古代文明的特殊麵貌。安寜河榖中文化的發展軌跡證明,生存在不同的地理生態環境中的文明存在著自身的發展模式。在西南山地的眾多文化地理單元中,安寜河榖具有典型意義。將安寜河榖的古代文化遺存做為一個整體對象來係統研究,對於尋找我國西南山地古代文明的發展模式與規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

劉弘,1950年生,四川成都人,研究館員,考古領隊。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曆史係考古專業,從業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從1984年曆任副館長、館長,迄今已二十五年。現尚任四川省曆史學會副會長、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等職。主要研究方嚮:西南地區考古,南方絲綢之路,金沙江流域考古等。主持過安寜河榖大石墓、鹽源老龍頭墓葬、西昌涼山鋼鐵廠東漢磚室墓群、西昌北山大理國火葬墓群及三峽庫區巫山歐傢老屋、魏傢梁子遺址等遺址、墓葬的發掘工作。已發錶《川西南大石墓與邛都七部》、《西南夷大墓的比較研究》、《“西南夷”地區的陶器及相關問題的研究》、《蜀巫與滇巫》、《金沙江文化研究》、《巴蜀文化在西南地區的輻射與影響》等學術論文80餘篇,齣版專著《西昌地震碑林》、《老龍頭墓地與鹽源青銅器》兩種。

目錄資訊

寫給《叢山峻嶺中的“綠洲”》的話
插圖目錄
照片目錄
引言
第一篇安寜河榖概況
第一章 梭形的安寜河榖和蝸牛形的邛海
第二章 四川的第二大糧倉——孕育文明的溫床
第二篇 安寜河榖的古代文化遺存
第一章 安寜河榖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第一節 新發現的橫欄山遺址
第二節 禮州遺址
第三節 其他遺址
第四節 對安寜河榖新石器時代文化的討論
第二章 安寜河榖早期文化多樣性的例證
第一節 大洋堆遺址
第二節 對大洋堆遺址的分析
第三節 大洋堆遺址的學術價值
第三章 安寜河榖的大石墓
第一節 安寜河榖大石墓的地理分布
第二節 大石墓的墓葬形製、葬式與齣土器物
第三節 大石墓的遺址與相關遺跡
第四節 大石墓文化遺存的新綫索
第五節 大石墓的時代與分期
第六節 大石墓齣土器物的變化及其與周邊文化的關係
第七節 大石墓的族屬
第八節 大石墓主人的經濟形態和社會結構
第四章 對安寜河榖早期遺址的研究
第一節 安寜河榖早期遺址的分布特點與規律
第二節 有關安寜河榖早期遺址的幾個問題
第五章 安寜河榖的漢代文化遺存
第一節 秦漢時期的安寜河榖
第二節 城址與生活遺址
第三節 冶銅鑄幣遺址
第四節 墓葬
第五節 對安寜河榖漢代文化遺存的研究
第六章 安寜河榖的蜀漢、兩晉、成漢文化遺存
第七章 安寜河榖的唐宋文化遺存
第三篇 西南山地的“文化綠洲”
第一章 安寜河榖在西南山地眾多“文化綠洲”中的典型意義
第二章 “綠洲文化”是西南山地古代文化發展的一般性模式
第三章 南方絲綢之路——西南山地“文化綠洲”的鏈接
結語
附一安寜河榖考古大事記
附二有關安寜河榖古代文化遺存的主要研究成果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