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哈特(PeterBetnhardt,1952一),美國聖路易斯大學生物係教授,美國密蘇裏植物園、澳大利亞悉尼皇傢植物園副研究員。講授的課程有《植物與真菌》、《民族植物學》(Ethnobotany)、《傳粉生物學》、《蘭花生物學與蘭花分類》。齣版的植物學通俗作品有《狡猾的堇菜和地下蘭》、《自然韻事》、《玫瑰之吻》以及《花園中的諸神》。
譯者簡介:
劉華傑(1966一),植物愛好者,北京大學哲學係、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教授。研究方嚮為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和科學傳播學。關注博物學生存方式和博物學的復興問題。主要作品有《渾沌語義與哲學》、《分形藝術》、《一點二階立場》、《中國類科學》、《看得見的風景:博物學生存》、《草木相伴》等。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學》適閤於自然愛好者、植物愛好者、園藝工作者、環境工作者及普通學生閱讀,不要求讀者具有專門的植物學知識。“花是衡量我們生活質量的一個標尺”。很少有人會不喜歡花,但實話說,懂花、細心觀察過花並研究過花的構造、功能與起源的人不算多。這部優美、簡明的著作從你所熟悉的玫瑰萼片講起,內容涉及花的結構,花朵何時開放、何時凋零,花粉與傳粉,花與昆蟲的互動,花的進化等等。英文版1999年齣版後受到《紐約時報》、《科學》和《自然》的好評。原作者還專為中文版的齣版修訂瞭最後一章的內容。
一部關於花的引人入勝的植物學博覽。
——《紐約時報書評》
伯恩哈特這部雄辯、準確、優美的著作,既能讓好奇的科學工作者,也能讓業餘的博物學愛好者有機會瞭解並欣賞花的生物學。
——凱文(PeterG.Kevan),《自然》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玫瑰之吻》是對花的研究,讀這部清晰的作品有完全享受的感覺。
——阿爾特(BarbaraS.Arter),《美國園丁》
植物學傢伯恩哈特將花的形態、功能和生態學知識與花的曆史、傳說和神話精巧地結閤在一起。他的描寫鑄就瞭一部平衡的博物學作品,我願意嚮所有愛花人,以及想更多瞭解花的生物學的人推薦它。
——恩德瑞斯(PeterK.Endress),《科學》
每天早上献上一千朵玫瑰,你却说: 噢,可是昨日的玫瑰今安在? ——鲁拜集 以上诗句忠实地反映了一位拖延症患者的心灵体验。 上一周荒废在暗黑3里,毕竟我根子上还是个暴雪脑残粉。讽刺的是,即便这样,我连个正版CDkey都没买着,只能边试玩边上网刷论坛看别人的试玩...
評分建议准备读这本书但是还没开始读的童鞋们,在读此书的时候最好能够坐在电脑前,打开谷歌图片搜索页,和百度图片搜索页,然后再开始读书,看到任何花的名称立马用上述的搜索页搜索,这样的话读其来就不会被一些术语和没听说过的花给搞迷糊。也就能够体会作者说描述的东西。我一...
評分带点小专业,又比较容易看懂 我简直找不到第二本更适合一个知识有限又热爱博物学及植物学的学生能看的此类的书了 里面的图也是让我着迷良久啊~ 凡是手绘的我都临了一遍~啊哈~真开心~
評分我问总是逛书店的朋友,最近有没有比较有趣的书? 她丢给我一本《花的博物学》。随手翻开,看到是讲植物的,就头大如斗。我开玩笑说,这书台阶太高,以我只关注娱乐的水平才打开就会慌了手脚。她笑,这个才好看易懂,人文的多数在玩深度,而自然的则多数在讲普及。 我瞬时明白...
評分带点小专业,又比较容易看懂 我简直找不到第二本更适合一个知识有限又热爱博物学及植物学的学生能看的此类的书了 里面的图也是让我着迷良久啊~ 凡是手绘的我都临了一遍~啊哈~真开心~
雖然有些翻譯不準確的地方,總體已經很可以瞭
评分寫得非常易讀,而且翻譯得好,對博物學感興趣的人都值得一讀。特意查瞭下,譯者的專業是地質學,齣於對植物的熱愛翻譯瞭這本書。
评分植物學真正要普及起來是件非常艱難的事情,但有個良好的開端是件令人愉悅的事情,語言不枯燥,內容不生澀,不要過分專業化,簡單就是讓人有興趣閱讀的開始,本書做到瞭.花的開始,構造,生長,繁殖,凋零,進化,與自然的關係,不是深奧的知識,卻是有趣的常識,如果你的興趣不大,朗讀本書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帶你進入一個奇妙的花的世界.
评分無敵科普,一點文化象徵方麵的東西都沒有講,從頭到尾都是無敵科普。
评分我看過的最好看的作品之一,譯者非常不錯,備注很詳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