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1920—1969),青年時期就讀於哈佛大學,二戰時應徵入伍,戰後迴到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51年,經費正清推薦,赴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任教。1969年不幸溺水身亡。列文森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中國學研究領域的代錶人物,美國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他視野廣闊、纔華橫溢,被同仁譽為“莫紮特式的曆史學傢”。以他名字命名的“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奬”,是美國中國學領域最重要的奬項之一。代錶作為《梁啓超與中國近代思想》(1953)、《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1965)、《革命與世界主義》(1971)。
长假按说是不该呆在家里的,然而本来就没有安排,“龙王”台风的来袭倒是让我心安理得的坐下来翻翻那些买来以后就成了摆设的书。 翻开列文森的名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才发现给这本书写序的是郑家栋,就是那个把六个"妻子”带到美国去的儒学大师。郑教授当然可能是被迫...
評分列文森著作在国内出版只有两本,一本是本书,还有本是《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作为一个如此目光如炬的历史学家,只留给人们这区区几本著作,倒是一帮庸才一本一本的垃圾向外狂喷,不禁令人有天妒英才之撼。 列文森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我认为是善于在不同文化比较中发...
評分李普曼在《公众舆论》最后一章“诉诸理性”中把国家喻为一艘航行出海且往而不返的船,并就此有精彩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前一阵读罢《美国的迷惘》令我联想到那一章节,今日读完列文森,我再次想起那些段落。李普曼大致是如下意思: 柏拉图到了应该做总结的时候,他的自信也...
評分【按语:列文森这本书很精彩:将中国近代思想的变化置入到面向现代性的世界历史-制度变迁中,使得思想本身极富活力,还因犹太背景的列文森的真理关切和广博的知识而格外深邃而有穿透力。韦伯的现代化论题和冲击-回应模式是列文森此书的基本框架,读完后意犹未尽;觉得列文森的...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