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托兰:1912年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青年时代的托兰根本没有想过会成为历史学家,他那时的梦想是成为百老汇的剧作家。大学里,托兰学的就是戏剧创作。大学毕业后,他背起行囊走遍了美国。四十二岁以前,他是个事业上不成功的剧作家、官场里得不到赏识的军官、家庭生活中的失败者。1954年,有人约托兰写一部有关大飞艇的书,他利用在空军服役时的关系,走访了众多飞艇时代的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独家的第一手材料。这本《天空中的船只》使他一举成名,也正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了“在历史中的生活”。托兰的著作侧重史料的搜集和对当事人的采访。在书中,他会把所知的一切全部告诉读者。他写的历史著作有:《从乞丐到元首》、《日本帝国的衰亡》、《战争之神》、《丑闻:珍珠港事件及其后果》、《占领日本》和《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等。其中这本《日本帝国的衰亡》使他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
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明显是站在偏袒日本人的立场上的。或许是因为他有个日本妻子。但考虑到此书出版时,美国仍深陷越南战争中,作者在书中应该不是单纯的要为日本人推脱战争罪责,而是另有所指。 这本书之差,在于文笔。它远不如《第三帝国的兴亡》那样引人入胜。尤其是书中...
评分火车上通宵读完这本书,千辛万苦在餐车谋取了一个座位,一路眼珠子都快晃出来了,走马观花的看完感觉原作应该不错,但是翻译实在一般。 这本小东西还写着“内部发行”,看来是不打算对广大读者广而告之了。出版编号,版权页都不是很规范。看来属于当年“内参”的产物了,约翰·...
评分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衰亡史》获得了1971年的普利策奖。这是一本历史领域的非虚构写作,读来画面感很强。作者运笔如影片的镜头调度,全景镜头描摹历史,特写镜头刻画人物。本书书写的历史发生在1936-1945年,总览式地呈现了美日两国在此期间重要的外交与战争。此外,在一连串...
评分托兰在前言结尾部分的一个错误我还是不得不指出来的——美国当上世界警察之后,确实在意识形态上和整个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人民发生了冲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亚洲就具有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并没有亿万亚洲人民在翘首看待日本人的崛起并把日本的斗争当成自己的斗争——...
评分早在幕末时期,坂本龙马就有这么一个构想,要组成中日朝三国的联合政府,来共同对抗西方的殖民,只可惜他死在了明治维新的前夜。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经过日本举国上下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现代化的蜕变,不但使日本成为土耳其以东唯一没有被殖民的亚洲国家,还一举成为一大强...
书很一般,但让人感慨;我从来对罗斯福不感冒,由于作为犹太人的原因通过珍珠港把美国拖入二战,绝对战争理念摧毁欧洲均势,甚至不惜和苏联这种国家联合把欧洲带入比纳粹更深重更长期的灾难。但是作为中国人,我必须说我们得记住在日本卢沟桥后肆虐的日子,只有他真正站在我们这些弱国一边,甚至在美国都是孤零零的帮我们,我们民族还是亏欠他的。
评分老爸藏書系列 世界史啟蒙之一 多年後入普利策坑看到1971獲獎作品是它有如發現老友
评分酷暑连着几日读约翰.托兰所写《日本帝国的衰亡》,读得手不释卷,津津有味。
评分战争的展开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充满连环的阴谋。那些自以为爱国的日本青年军官最终把日本和中国都拖入了深渊。老政治家们只能叹息。
评分老爸藏書系列 世界史啟蒙之一 多年後入普利策坑看到1971獲獎作品是它有如發現老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