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曾就读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四年,师从沈从文等。解放前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解放后长期在北京做编辑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写过剧本,后来有十多年在北京京剧团做编剧,曾参与《沙家浜》的修改和定稿。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1947年、1963年分别出版短篇小说集《邂逅集》和《羊舍一夕》;大量作品是1979年以后写作的,出版有小说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逝水》,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其他版本不计其数。
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见识广博、和善可亲的老者讲古。
汪曾祺定价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长于江南,定居京城,作品中不乏小桥流水的江南颜色和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韵致,他常常从别人不注意的一些日常琐事入手,随口道来,却揭示出这些日常琐事中真正的美。本书选取了作者的一些散文,写自然草木虫鱼鸟兽为一部,写饮食为一部,写故人往事为一部,还选了他一些散文化的小说,最后一部是他谈语言、谈作文的文章。他对语言的独到见解,堪称文坛一绝。
我很喜欢汪老,不对,我很爱汪老的字。 两年之前,初为记者,一个编辑对我说,永远不要写你不知道的东西。你自己不明白,又怎么写出来给别人看呢? 别人又怎么会理解、怎么会喜欢、怎么会有共鸣呢?我想汪老一定很同意。 否则他怎么会说出“雨真大。下得屋顶上起了烟。大雨点...
评分古人以正月初一为岁之朝,是日案头必定要有花果,便是“岁朝清供”了。 清供又称清玩,由佛前供花发展而来。最早是以香花蔬果替代告朔之牛羊,而后发展成为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在内,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文雅物品的统称。如是岁朝,便是为了来年红红火火、衣食无忧,在寒...
评分汪先生人到中年,突然某一天发现自己的大字报被贴了满墙,之前丝毫没有领会到“凶兆”将临的汪先生愣住了,但随即又明白这是很久之前就秘密酝酿的事,这种事往往被蒙在鼓里的只有当事者一人,彼时血压飙升的他后来撰文说,以后还是不要搞这类突然袭击式的政治运动了吧,太伤人...
评分这本书刚拿到手里就有点小小的惊喜:淡紫色的硬皮本,简洁有韵味的封面设计,身材刚好适合一个手拿着读。透露出书里文章的清雅闲适的气质。 我看的第一篇汪曾祺的作品是《受戒》,被狠狠地惊艳了一把。汪曾祺对我来说属于名气很大却一直没有特意去找书来看的作家。...
评分高中语文书中应该不会忘记的一篇课文吧。——多年的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早晨醒来的早,起来时太阳才刚刚升起,很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天,甚至前段时间连上午十点的课起来去上都略有困难。 昨天读完汪曾祺的《岁朝清供》,三联的“中学图书馆文库”的一本,我原来并不...
这本岁朝清供基本都是在临睡前品读的,读到时而拊书轻笑,时而觉得酣畅,汪老写得真好,确是宜居宜室可奉清供
评分不喜。造作。噁心。 // 看到是這個系列就借了,才翻幾頁,暫且不評價。
评分我觉得汪曾祺能够把所有平凡乡土的东西都写得逗人喜欢。【这个月都快结束了才看了五本书><罪人。】
评分读汪曾祺仿佛病中喝碗小米粥
评分夜半看的口水直流,忍痛放下了。这书适合吃饱了饭的午后泡杯茶窝在沙发里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