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隽
男,1973年生于江苏。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兼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曾在德国、英国、法国等的学术机构做研究。
《时代的精神忧患:德语文学评论集》内容简介: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忧患,只是表述与承受的方式不同。《时代的精神忧患:德语文学评论集》是作者关于德语文学的读书札记,所论虽都在德语文学范畴之内,但考量目光则更多带上思想史的视野。全书分为四辑:“席勒别解”乃为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陆续写下的推广文字,希望能为专门学界之外的知识场域提供若干信息和思路。“诺奖意义”选择若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之作品,尝试提出理解20世纪德国文学史的另一条有趣路径,“文学札记”既包括对当代德国文学的阅读感受(尤其是与作家有直接接触后的感触),也包括从相对更大些的空间对德国文学的某个段落或主题的思考,“耶利内克”则聚焦2004年奥地利获得诺奖的女作家耶利内克,是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尝试。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当喜欢这本书。短小的篇幅内不乏见地和关怀,虽然立场过于道德高点值得商榷但却未尝不让人喜欢。歌德和席勒“中庸”的意义,对于歌德“过于敏锐的目光”可谓一针见血,他对实际生活的面对让我越发对他的“圆”有兴趣。而对耶利内克的评判——语言之穿透,内容之压抑,其恶意和丑恶——一语中的。而谈到当今整个文坛“审美意象”的欠缺——说实话这几年的诺奖我真是都不待见,库切也好,奈保尔也好,虽然也深知这正如Twitter让生活碎片化一样是一个必然和必须辩证看待的现象,不能否定,但却无法改变我仍然钟爱于传统俄德日文学。其间数次提到,“坚守人性的尊严与诗人的胸怀”,正是此意,虽不必正面不必光明,但却并不能只追求文本。一个时代的分水岭上,作为作家,或者“Dichter ”更应各有各的选择和坚持。
评分用来了解有些什么德国文学作品,对于作者有些地方真不苟同,TA该去学学理工科的样子。
评分好无聊的一本书~
评分很多观点不喜 过高的评价和过度的贬斥还真是相映成趣啊
评分偏爱个性主义,古典图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