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1975年出生,资深传媒人,青年学者,主要关注明清时段的政制与社会生活,尤喜以社会学与政治学为分析工具,对正史野稗、前人笔记所记录的明清社会、官场细节及其背后隐秘进行梳理分析,在《博览群书》、《书屋》、《社会科学论坛》、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等刊物发表有多篇历史社会学随笔。
《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内容简介:实际权力=正式权力+隐权力
隐权力的独特视野下,诠释权力体系的玄机
《隐权力》是吴钩先生率先提出“隐权力”概念并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文章多取材于明清笔记与官场小说,以生动的文字与故事,探讨一种隐藏在历史灰暗处却又非常强大的博弈力量。
作者根据大量史料,入木三分地分析中国历史上的“官场现行”故事、官民博弈故事等,有如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将传统社会的运行特点层层剥笋。许多读者所熟知的历史故事,比如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太平天国权力斗争等,作者都能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地讲出别番意味来,给人以“豁然开朗”的启示。如作者在剖析杨乃武历经九死一生的翻案事件时,画龙点睛地说:“帝国的司法救济制度是一个偏心的歧视系统,有的申冤者能惊动它,有的申冤者永远被它拒之门外。与杨乃武同案的毕秀姑,就是一个被帝国救济系统遗弃的失语者、无力者,横遭冤枉之后,除了自己喊喊冤,换来大刑伺候之外,没有一个人为她辩冤,只是因为她的命运与杨乃武捆绑在一起,杨乃武历经万难的申冤行动证明了葛品连并非中毒身亡,案情大白了,她才跟着得救了。”这里说的其实是隐权力在传统体制下的“作用”,读来令人感慨万端。
而作者提出的“与偏房共天下”的论断,认为历代帝王对国家权力的分配,“存在着‘正室—偏房’的复式权力结构”,用“正室”指称正式的官僚系统,“偏房”指称由隐权力班底组成的非正式权力系统。这更是充满历史智慧的创见。
这本严肃的历史著作,还有一个特点:作者夹杂大量风趣幽默的笔墨,不少地方能将读者逗得发出会心一笑。学者秋风先生也说它“读来很好玩”。
《隐权力》一书中,作者在“隐权力”这个母概念下,也提出了一些子概念,如“权力经纪”、“黑权力”、“私信政治”、“政治偏房”、“权力值”、“权力赎金”、“食权者”、“送礼政治”、“盗户特权”、“假私济公的政治”等,以进一步丰富“隐权力”的解释力。作者希望“隐权力”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一些隐蔽的历史窗户。
不妨说,《隐权力》一书是继吴思的《潜规则》与《血酬定律》之后,又一部既好看又人深度的历史社会学著作。读过吴思《潜规则》的读者,不要错过《隐权力》。
一本粗制滥造的书,除了第一章和最后几页,其他的不值一看。 摘录: 实际权力=正式权力+隐权力 别敬:地方官赴任时向京官告别时送的礼; 程敬:以路费名义送出的礼金; 炭敬,冰敬:冬夏两季送给京官和地方领导的礼金 三节两寿:春节,端午节,中秋以及领导本人,夫人的生...
评分这本书半小时内读完了, 囫囵吞枣, 都没细看. 但是感觉书的史料相当丰富, 而且是平时看不到的. 都是一些账目, 案件. 有点像马伯庸. 但是作者是为了阐述隐权力的真相, 而不是马伯庸的故弄玄虚, 所以看起来还是比较容易有趣的. 又结合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 人情, 家庭权力的变化. ...
评分还算可以吧,作者提出了“隐权力”这个概念,但是除了贡献,这本书似乎再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最近这样的书太多了,相比之下,还是吴思的《潜规则》所包含的内容更广,阐述也更详尽。作者在书里提到的几个问题,除了在《潜规则》之中可觅踪影外,易中天的《帝国的惆怅》、黄...
评分昨天在公交站小书摊,果然找到了盗版兼伪名的《隐权力》,封面上特别标注有“吴思最新力作”字眼,这不仅不尊重我的版权,也对不起吴思先生。更令我气愤的是,盗版者在书中塞进了近100页的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是谁写(不是我,更不是吴思)的私货,文字乱七八糟。下图为盗版书...
评分很尴尬的事实是,我以为这书是吴思的新作品,,匆匆买回来,才发现作者是吴钩。。。。悲剧了。。。 看在同姓吴的份上,以及书店不给退的份上,姑且当做睡觉前的读物来看看吧。 突然想起了古人说,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如厕阅小词。。。
从概念性来讲,本书大部分篇幅都在繁复纠缠于一个定义性的东西,会有一定“注水”的嫌疑,但作者能从大历史里截取不少具有代表性的瞬间阐述“隐权力”的一套逻辑概念,对观察历史具有一些启示的意义,至少能自圆其说,作为了解历史故事的角度,本书并不沉闷,应该说还算有趣
评分在图书馆周末书市上看封面是吴思才买的,回来一读发现作者是吴钩,看来买了盗版。读了两页觉得没有吴思文字的平易,以为是一个假借《潜规则》名头的书商拼凑的。便翻到后记,看到书得到吴思的指导,就又翻回去细读,觉得有深度。官场隐藏的影响力是如何运作的、如何评价的被娓娓道来,与潜规则、血酬相映成趣,构成了如何破解专制官僚体制弊端的一把钥匙。权利管道错综复杂,显隐权力的管道交织在一起,各有擅场,放置在媒体阳光下,总将收敛吧。 书中最后几篇杂文有拼凑之嫌,但瑕不掩瑜,给个五星。
评分翻来覆去的张集馨和《官场现形记》
评分看了吴思的书之后再看有些提不起兴趣
评分没有《泛权力》写得好,几乎同样的内容,还是北大毕业生写的好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