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是德国著名小说家,生于工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战后从事过教师和石匠、记者等多种职业。
20年代,他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小说《扬子江剪影》、《西线无战事》等。1931年移居瑞士。希特勒取得政权后,雷马克的作品被焚毁,并被剥夺德国公民权。1939年他流亡美国,1947年加入美国籍。二战后往返于美国和瑞士之间,1970年在瑞士逝世。
30年代,雷马克写了《归途》、《三个战友》等作品。40年代,他的创作主要反映在法西斯统治下,德国青年一代所遭受的苦难和痛苦的精神 状态。代表作有《流亡曲》、《凯旋门》以及逝世后出版的《天堂里的阴影》。
50年代创作的《生死存亡的年代》和《黑色方尖碑》,以简练深沉的笔调描绘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青年一代在生活道路上所作的痛苦探索。类似的作品还有小说《生命的火星》和剧本《最后一站》等。
ARCH OF TRIUMPH
It is 1939. Despite a law banning him from performing surgery, Ravic--a German doctor and refugee living in Paris--has been treating some of the city's most elite citizens for two years on the behalf of two less-than-skillful French physicians.
Forbidden to return to his own country, and dodging the everyday dangers of jail and deportation, Ravic manages to hang on--all the while searching for the Nazi who tortured him back in Germany. And though he's given up on the possibility of love, life has a curious way of taking a turn for the romantic, even during the worst of times. . . .
关于二战,关于德国与法国,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无疑是一段德国入侵法国,法国长期抵抗的历史,这是一段更为人所知的历史,侵略者、保卫者,两国人势同水火,泾渭分明。然而,雷马克的小说《凯旋门》为我们展开的却是另一幅图景,二战前,一个德国人流亡法国,在颠沛流离的生活...
评分雷马克的描述下,巴黎经常是阴惨惨,多雨雾。 十一月,阿尔玛桥下的奔流不息的塞纳河,夜晚投下叹息的阴影。 拉维克和琼在桥上的相逢。 旅馆中悄然增长的夜之森林。 血液中一股暖流,那是诺曼底的苹果白兰地。 光,永远在更新。 潮汐和磐石的古老寓言。 这是本需要读一...
评分我在现实生活中呆太久,跳不出来,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对于长篇是十分不利,我的情绪几乎连接不上,常常被打断,写得混乱一片,停步不前。 气馁时,我就看喜欢的名著小说。我是慢热型,进出一本书的时间都较慢。 我无法看别的网络小说,它们写得都太浅,我也...
评分德国的书,读的不多,也不会刻意去找,这本是读中学时老爸从单位的图书馆借的。选择权不在我,甚至也不在老爸,而在看图书馆的那个青年。他也很传奇,据说是个才子,但是被蚊子咬了一口,腿瘸了,成了残疾,于是只好去看图书馆。住在老房子那边,时常看到他瘸着腿走过。借书什...
评分从小读世界名著,还是把它漏掉了,直到在大学图书馆的弥漫着灰尘味道的角落偶然找到了它.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多少人读它,读过的也没有多少人喜欢它,我觉得原因只有一个----大家读的都是朱雯翻译的.幸运的是,我读的那本是84年出版的,一位姓"高"的高人翻译的,那种文字好得难以形容,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