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Ellery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名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埃勒里·奎因受托重新调查发生在十二年前的这桩杀妻案,并在父亲理查德探长的协助下,将正在服刑的戴维父亲巴亚德接回莱特镇,他找来命案的所有关系人,靠着众人的记忆重建命案现场。重返灾难之城的埃勒里,却在调查过程中遭到突袭而受伤,不利于巴亚德的新证据也在此时出现。就在众人都放弃翻案希望时,埃勒里却发现十二年前,福克斯家曾经有个神秘的访客……
《凶手是狐》(美国埃勒里·奎因著·新星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凶手是狐》乃埃勒里·奎因莱特镇系列之二,原书出版于1945年,还有四部为《凶镇》、《十日惊奇》、《双倍双倍》、《他生命中最后的女人》。为了一对年轻夫妻的幸福,埃勒里·奎因重新调查发生在十二年前莱特镇的...
评分“凶手是狐”,莱特镇的第二部,已经完全脱离了第一时期奎因的风格,在看完这部小说之后,除了主角是埃勒里之外,我丝毫没有看出任何第一时期奎因作品的痕迹(除了小说后部那个很长的注释),奎因成功地完成了他写作风格的转型。在这部小说中,没有惊人的诡计,也没有惊世骇俗...
评分他找来命案的所有关系人,靠着众人的记忆重建命案现场。重返灾难之城的埃勒里,却在调查过程中遭到突袭而受伤,不利于巴亚德的新证据也在此时出现。就在众人都放弃翻案希望时,埃勒里却发现十二年前,福克斯家曾经有个神秘的访客 http://www.cncvj.cn/post/186.html
评分没有诡计,平淡的,期待惯了侦探故事临近尾声揭开谜底的激动人心的大场面:名侦探大显身手,聚集众人,娓娓道出真凶以及其令读者拍案的诡计,如此等等。。。狐狸的故事很平淡。。。
评分12年的冤狱连当事人自己都已经准备放弃,但因为对儿子的爱,毅然决定再次面对残酷的现实。奎因的莱特镇系列才看了两部,但总是纠结于人与人之间的爱,相对于庸俗的莱特镇居民来说,莱特家族的悲欢离合总显得那么悲壮。自强自立不想依靠老婆,但又深爱着对方的吉姆海特夫妇(《...
同样莱特镇,同样简单案件,同样诸多牵扯,但是比上一本差多了,甚至最后的案情真相都让人没兴趣猜,二星半
评分很一般
评分某种意义上延续了系列前作《灾难之城》的内核——真相不能被真正揭露,在这个逻辑下结尾的逆转其实昭然若揭。然而用以解释它的案件过程未免太牵强了,必须要两个当事人都心大眼瞎才有可能真实发生吧……情节推进尚算流畅,虽然不断空降新线索,推理欠奉,但至少保证了阅读趣味。三星半。
评分这本虽然保持文艺风格,但不像上一本那样絮絮叨叨了,在文艺性和剧情进展上取得了比较好的平衡
评分莱特镇的第二部,情节比较完整,但是最后的解释有点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