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米,绘本作家。1998年开始创作,着有《森林裡的祕密》《微笑的鱼》等近三十种着作。
首开成人绘本风气之先,作品风靡海内外,美、法、德、希腊、韩、日、泰等国皆有译本。2003年获《Studio Voice》杂志选为亚洲最有创意的五十五人之一,学界和媒体多次以「几米现象」为主题分析讨论。多部作品改编为音乐剧、电视剧和电影,动画《微笑的鱼》并荣获2006年柏林影展国际评审团特别奖。2007年Discovery「台湾人物志」六位杰出人物之一。
他的畅销作品,我们能一一细数;他成名前那段晦暗无助的日子,我们也略知一二。但是,那些美妙的图画,那些动人的故事,那些简短却发人深省的文字,究竟是怎麽产生的?一个创作者,必须具备什麽能力,才能又画又写,并且持续不断?
从1998年出版《森林裡的祕密》和《微笑的鱼》开始,几米已经这条路上耕耘了十年。这十年间,他以惊人的创作能量,推出各种不同面貌的作品,红遍海内外。但他鲜少谈论自己的创作过程。在几米的脑袋和作品之间那个神祕的世界,始终令人好奇。「我还不够份量谈这些。」他总是腼腆地说。
于是我们等了十年。在这本书中,几米首次完整地详述每个创作背后的故事,从一个画面的完成,到角色、主题的灵感诞生,「创作」背后神秘的帘幕随着几米的回溯一一揭开。书中并收录王文华、陈绮贞、黎焕雄、陆蓉之、柯倩华等人对几米作品的看法。「几米为什麽是几米?」这本书提供了最直接的答桉。
「人生是没办法计划的,有太多意外了。」几米接受Discovery採访时曾这麽说。但在内心深处,他始终相信,「任何人都值得拥有一朵美丽的花。」他用十年在创作道路上的坚持,证明了这件事。但愿这本书也能成为一朵美丽的花,献给所有一直默默支持他、守护他的读者,在梦想迷路的时候,拥有再飞翔的力量。
看书过程中,没出息的想哭。很喜欢一个浪漫的心理学名词“泛灵论”,虽然它好像是专属于孩子们的词汇。小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很可爱又很傻的想法,因为人会看电视,然后我就理所当然的觉得小蚂蚁也一定会看电视,然后花了一个下午坐在院子里的蚂蚁窝前面,想着怎么把小蚂蚁的电视...
评分感幾米的《幾米故事的开始》:没有想到幾米是从绝望的病痛之后,才开始了自己创作的旅程。创作始于对重病期的感伤,也是因为创作这些故事让他自己走出了自己恐惧的、忧郁的、孤单的、无常的情绪,也无形中治愈了广大的读者们。说起他绘画的高超技巧,并非天生而来。12年广告绘...
评分对于几米的作品,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在几米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孤独,希望,还有生活的真相,没有什么是属于你的,即使再喜欢,也要说再见。几米喜欢用艳丽的颜色和分镜头,或者拉长镜头,与画面中的小人形成对比,开心的,难过的,孤独的…… 好友送了几本几米的漫画来,...
评分如果没有Lisa的古道热肠,也许我们根本不知道几米;如果没有那个算命师,也许几米还在广告公司做他的普通上班族;如果没有那场大病,也许几米的作品就不会那么的深刻……四十岁才开始创作,典型的大器晚成,感谢她那美丽的妻子,那个说自己老爸“很三八”的女孩真可爱…… 111...
评分那年语文课上,从老师那儿听到一对恋人的故事。一个喜欢向左走,一个喜欢向右走。他们在圆形的喷水池前相遇。然后失散在茫茫人海。 当时还未曾见过你的画,光凭这个故事,我就爱上你笔下反复无常的美丽。 后来在书店里,见到你的《地下铁》,自此,深深迷上你绚丽的画面和干...
几米说,对创作最重要的是东西是:纪律。
评分几米说,对创作最重要的是东西是:纪律。
评分应该算是几米在大陆的第一批读者。零二年初识是《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放在书店的小角落里,完全没有日后风靡书店燎原的迹象。每本都有收藏直到蓝石头为止,感觉最初促使他拿起画笔的绝症苦痛带来的灵感在不断稀释。当然也有可能执笔的人没有改变但看的人已不复当年。十年总结,是以告别。
评分近年来几米的书读得少了,这本书让我重拾安静读几米的美好时光。很多绘本上没有注意过的细节也浮上水面。了解一本书背后的故事,果然更加容易被感动。
评分又甜蜜又忧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