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开篇缕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上古园林、西周园林、秦汉园林、魏晋南北朝园林、隋及初盛唐园林、中唐及两宋园林、明清园林的发展要略,之后从多种视角审视中国古典园林,如“天天之际”的宇宙观与古园林的四重境界,古园林对士大夫人格完善的作用,士大夫的思维方式与古园林的“写意”手法,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与古园林的构景艺术等等。作者强调了这样一个主旨:中国古典园林的每一步演变都受到当时社会形态的基本特点和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严格制约,包括园林艺术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真的是...艰难地翻完了
评分后面读着读着让我觉得有些不着边际,园林诚然是社会的产物,一切都是社会的产物,园林文化的话不能仅仅局限于士大夫怎么在社会的环境下如何如何吧,园林也是个综合的产物。
评分确实有功底。
评分总体还是不错的,但是一直强调园林衰落的原因是封建集权制度对士大夫的压迫,就显得有点勉强了。原本以为是一位不出名的作者,原来是我孤陋寡闻。肖老师说这一类型的文化学说在8090年代曾经引起很大的回响,但是都有其局限性,善于利用泛历史性的文化学说来打动人。想起来还这真是这样,就算我有时候不同意其中的一些论据,却会认同他的论点。所以说在建筑历史研究上还是的注意形成严肃的系统论。
评分只读了明清部分。 作者是中文系的,试图用文化的起落解释园林的兴衰,相比之前建筑界的种种分析确有新处。观点鲜明,论据也不少。 但其对明清园林的全盘批判令人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愿意了解历史,了解园林。他认为明清纳天地于芥子的做法是可笑的,李渔讨论窗洞做法的审美是变态的,有人说造园有法是僵化的,水面面积比不上汉唐大苑是卑琐的。看来他并不是去理解历史、共情古人,而只是想印证自己的审美,所以有理由怀疑这本书的学术可靠性。 可能跟成书80年代末的背景也有关吧,想把历史简化为封建势力和文人的对抗。入门者别看,以免造成偏见。除非能批判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