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寅恪的书虽说也出了不少,但以女儿的身份回忆父母双亲,秉笔实录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和感受,这是第一部。质朴真挚,可以作为历史来读。 ——吴学昭
目录
父母亲早年的点滴旧事
父母亲的婚姻及我们姊妹名字的由来
抗战前家居生活
抗战期间
抗战胜利后
母亲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读这种书就仿佛在看八卦。从各种角度去解读一个相隔世纪不可重复的年代,和人。平淡朴素的文字里,倒是让人真实了解了上几辈的“家学渊源”和为人处事的“风骨”。 陈寅恪先生这一生真是实打实的颠沛流离。所幸有坚忍不拔的贤妻和聪慧懂事的女儿们相随。 习...
评分惊讶地发现这本书在图书馆中安静地栖居着,从未有人借阅过它。也许它也有过读者,同我一样,在图书馆花了一个下午便把它读完。关于陈寅恪先生的书,汗牛充栋。而《也同欢乐也同愁》出自他的三个女儿之笔。从家人的角度去书写关于陈寅恪和他们家族的故事。 陈家与诸多名门皆...
评分惊讶地发现这本书在图书馆中安静地栖居着,从未有人借阅过它。也许它也有过读者,同我一样,在图书馆花了一个下午便把它读完。关于陈寅恪先生的书,汗牛充栋。而《也同欢乐也同愁》出自他的三个女儿之笔。从家人的角度去书写关于陈寅恪和他们家族的故事。 陈家与诸多名门皆...
评分以前有人对我说,女人的智慧与男人不同,女性自有一种生活的智慧,我当时只觉不屑。还曾与朋友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遇到一个如陈寅恪钱锺书一样的人,你愿意为他全心付出,忘我支持他吗?朋友说不,就算他有不世出的才华,与我何干?我当时想的是,如果真是遇到那个人...
此书系陈氏三位女儿所写,因此较一般的陈寅恪传记,更为真实可靠之外,还多出了一份从家庭和晚辈角度的观察。书中对陈家在乱世浇漓,战火纷纭的时代,历经颠沛流离,辗转辛苦的过程多有描述,对于整个大家庭的兴衰和变故有文字和照片的补充,对于唐筼如何维系一代学人的生活和家计也多有着墨。但书的价值也仅限于此。记述细节大量缺失,身为女儿却距离感十足,结果无从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陈寅恪,而更值得写的四九年后付诸阙如,令此书分量失重,彻底变得苍白,空洞,有始无终。
评分从没见过一本书文笔可以这么拙。可是文拙情不拙,就像三个女儿对父亲的怀念对母亲的爱,质朴中才能透露出真情。陈寅恪平生的志愿是写成一部“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的教训”,因他万年环境的遭遇,与双目失明,他的大作未能完成,此不但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女儿没有正面描写父亲对待学问的态度,却在字里行间表露陈寅恪对学术的严谨对史学的挚爱。这些大师虽去,可是他们留下的或精神或学术或作风的余响,足够我们细细品尝慢慢消化。虽是繁体字,可据说仍是阉割版。
评分清汤挂面
评分晚年境遇着墨少。不谈学术只谈生活。应是刻意为之。
评分感觉一般。一个女儿眼中的父亲、母亲、家庭的几十年。没有特别令人深刻的情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