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垂簪,一名勇敢坚毅战地女医生,一个敏感多情的文艺女青年。
烈火燃烧的岁月,她用笔,记录了她所亲历的这场战争的血腥与残酷,也倾诉着一个少女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希望与迷茫。
这是一个少女对越战的真实记录。
死亡和流血每一天都在发生,反复磨砺着她柔软的心灵,她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她学到了什么是名誉,什么叫恻隐之心,什么是责任感;她学到了应该怎样为理想鞠躬尽瘁;也学习着怎样去爱与报答被爱……
但战争并没有因此而体恤这个热情洋溢的生命。在一次转移中,为了掩护战友和伤员撤离,凭着一只CKC半自动步枪,她以一人之力对抗120个美国士兵……日记戛然而止在此时。
几天后,她的遗体被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发现,一粒子弹深深地穿过了她的前额。
2005 年4 月,当河内正在筹备庆祝越南南方解放30 周年之际,邓垂簪的母亲尹玉簪大娘收到了一个小包裹,里面有两本日记。 包裹是由一位探访河内的美国老兵带来的。委托他的人是弗雷德里克•怀特赫斯特律师——一名曾经在德普县美军军事基地情报部门服役的军官。1970 年,他的...
评分1969.7.27 18 点 30 分,敌人袭击村庄。正在家中吃饭的村民们急忙放下碗筷,挑起家什就跑,去找地方躲避。我住的家庭没跟大家一起走,我打算有啥情况钻进地洞了事。子弹嗖嗖地飞过头顶,但我照吃不误。直到天黑,阿心和阿雄才回来,大家一盘算认为留下不妥当,于是决定分散出走...
评分日记终止在1970 年6 月20 日。两天后,1970 年6 月22日,我姐姐牺牲了。直到几个月后家里才接到噩耗,那是初冬的一天,有几个客人到我家,我母亲扑倒在床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母亲没哭,她是一位寡言但充满毅力和理智的人,也许痛苦已在她心中凝结成了一块坚硬的磐石。从...
评分邓垂簪,一个敏感多情的文艺女青年,出生于越南河内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鲜花、书本和吉他的陪伴下成长,才华横溢,对生活和理想充满向往。她的人生,值得用尽天下所有美好的词汇来形容。 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碎了这一切。 为了践行效忠祖国的理想,也为了追随奔赴前线的...
评分1969.2.21 读 P.H.从北方寄来的为我而写的诗: 那片蓝天是我驻足的地方, 从过去到未来 我拥围着我的爱,我的鸟巢 而小鸟却飞走了…… 难道是那段没有回报的爱情还流连徘徊在你的心中,我的艺术家?但对于我,你留下的印象早已被其他的身影遮盖了。但今天读你的诗,为什么又...
一本越战中阵亡者的日记,死后被美军情报官珍藏,2005年寻找到作者幸存的母亲和妹妹,在越南出版后因为日记里作者复杂和真实想法并伴以优美的文字而引起无数读者共鸣越南国内一时轰动。作者曾经在日记里提及的当事人像无数普通人一样,命运无非是在战争中被俘、牺牲,其青梅竹马的爱人虽然最终幸存下来但是多次负伤全身二十多处弹痕,两个美好的人生和爱情随着战火葬送。作者日记里既有一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热情,又对vc当局体制腐朽做出反思,最终日记要终结之前面对身陷重围的局面领导人先行撤退让作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只感到无限的遗憾和荒诞。现在如果两种命运摆在眼前,要么因为拥护自由而失去未来,要么因为寄希望于未来而丧失道德,无论如何都是很难从这种悲壮的历史结局里全身而退。
评分一本越战中阵亡者的日记,死后被美军情报官珍藏,2005年寻找到作者幸存的母亲和妹妹,在越南出版后因为日记里作者复杂和真实想法并伴以优美的文字而引起无数读者共鸣越南国内一时轰动。作者曾经在日记里提及的当事人像无数普通人一样,命运无非是在战争中被俘、牺牲,其青梅竹马的爱人虽然最终幸存下来但是多次负伤全身二十多处弹痕,两个美好的人生和爱情随着战火葬送。作者日记里既有一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热情,又对vc当局体制腐朽做出反思,最终日记要终结之前面对身陷重围的局面领导人先行撤退让作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只感到无限的遗憾和荒诞。现在如果两种命运摆在眼前,要么因为拥护自由而失去未来,要么因为寄希望于未来而丧失道德,无论如何都是很难从这种悲壮的历史结局里全身而退。
评分阅读过程中一度有读不下去的感觉,觉得邓医生太崇高了些,渺小的我没有共鸣感,后面慢慢体会到她的细腻、矛盾等心理,直至最后那封信里的“而此刻,我已经完全明白了这一切,并为此而失声痛哭”把我的情绪推向了顶峰。
评分血火总破温柔乡
评分180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