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在小說中十分注重探討信仰危機和犯罪問題,其受歡迎程度曆久不衰。包括《布賴頓棒糖》和《第三者》在內的許多小說已被拍成影片,十分成功。
格林厭世悲觀到極點,卻又最關注靈魂的掙紮和救贖;他作品中“惡”無處不在,暴力、罰罪、背叛墮落比比皆是,可最驚心動魄的卻是個人內心的道德和精神鬥爭;他作品中的人物卑瑣、絕望到極點,可是汙泥中卻能綻放齣人性的光彩;他稱得上是20世紀最嚴肅最悲觀最具宗教意識的作傢,可同時有時講故事的聖手,是20世紀整個西方最具明星效應的大師級作傢之一,英國20世紀讀者最多的小說傢之一。
格林將自己的作品分為“嚴肅小說”和“消遣小說”兩類,《斯坦布爾列車》是其第一部“消遣小說”。
故事發生在斯坦布爾列車,這一名噪一時的連接歐亞大陸的東方快車上,圍繞逃亡與追捕、夢想與現實展開,濃縮瞭上世紀三十年代歐洲各國的社會問題與精神風景。從比利時的奧斯坦德、德國的科隆、奧地利的維也納,到塞爾維亞的蘇博蒂察,主人公們相繼登場:精明又多情的猶太商人邁亞特、高貴而失意的政治流亡者津納、柔弱而善良的歌舞演員科洛爾、強悍而機敏的小報記者兼女同性戀梅布爾、虛僞又做作的暢銷書作傢薩沃裏、猥瑣而凶殘的慣偷格倫利希等各色人物,懷揣各自的夢想與企圖,在這趟浪漫和冒險之旅上相遇、碰撞,發生瞭一係列戲劇性場景。暴風雪中,革命者津納為信念命喪異國車站。車至終點君士坦丁堡,虛假的歡樂奢侈、誘惑勾引的氣氛消解瞭對艱難旅程不安的記憶,主人公各自有瞭不曾預料的歸宿,一切恍若隔世。
在這部被作者自稱為“刻意討好讀者”的書裏,作者假藉那部名噪一時的洲際快車,將異國情調、浪漫奇遇與汙濁世態及庸常俗事雜糅混閤;通過對信仰與背叛的描寫,毫不躲閃地直視人類生存中的卑劣和自欺,心懷譴責地將無情的客觀實在展示成為某種“消遣讀物”。
津纳医生的成长背景造成了他伟大革命背后潜意识,信念本身并不单纯;他要解救的人,却成为他的掘墓人。书里描写了各色各样失意的底层人:富有却自卑的犹太人迈亚特,只有在他熟悉的财富可以掌控的世界里才能重新恢复自信;穷苦舞者科洛尔,因为向往不再穷困窘迫的生活而爱上一...
評分《斯坦布尔列车》是格林专职写作后,被认为第一部成功的小说,格林自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消遣小说。 这部书出版于1934年,格林时年28岁,1929年专职写作后的第五年。不知道格林为什么会说这本书是消遣小说,它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消遣小说有太多的不同。文学化的场景描写,复杂的人...
評分津纳医生的成长背景造成了他伟大革命背后潜意识,信念本身并不单纯;他要解救的人,却成为他的掘墓人。书里描写了各色各样失意的底层人:富有却自卑的犹太人迈亚特,只有在他熟悉的财富可以掌控的世界里才能重新恢复自信;穷苦舞者科洛尔,因为向往不再穷困窘迫的生活而爱上一...
評分每次读中译本,总担心如果译者水平有限,会不会给原著减分。但我也没有尝试阅读英文原著的动力,那已经是大学时代干的体力活+脑力活了。 格雷厄姆•格林,并非格林童话的那位格林,但这位格林也是一位受人尊崇的大师。那天在图书馆看到他的好几部小说,都是簇新的精装本,一...
評分2009年的12月12日,法国斯特拉斯堡火车站.在“维也纳,20时37分”的指示灯下,五节红底灰色车厢组成的老式列车静静的停靠在二号站台,堪称传奇的东方快车即将以最后一次运营结束百年的历史.略带冷淡的气氛让人不禁回想起1882年10月10日18:25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专列在鲜花...
技巧精湛,所謂的“純文學範兒”。格林三十年代的反類型,或者說是“反讀者期待”的消遣小說也寫得這麼具有新左派的自覺。
评分縱然格林自認這隻是一本為拍電影賺快錢的消遣小說,仍然非常值得一讀。畫麵感一流……天知道他是怎麼寫齣來的,天纔。與格林親密相處200多頁,是我的榮幸:)
评分迴傢的火車上看完。我知道有些人喜歡從整體評價,不過我的五星理由就是看作品有沒有對上我的尿點,哪怕就一部分而已。所以我的五星廣播是沒有參考價值的-_- 這本東西最動人的在於細節描寫,對運動的把握,對命運的冷峻刻畫,對世界的無情白眼
评分格林的描寫真是飄逸,神啊
评分首部消遣小說竟比後來的精彩!格林反猶的姿態是很堅定的,不存在同情的餘地,至多隻是些許辯解。題材歸類方麵,與“嚴肅”類二者的定義模糊,造成《文靜的美國人》最初被劃分為“消遣”類。個人之見在“消遣小說”中格林從未觸及人物內心如何鬥爭逼仄,展現給讀者的是平麵漫畫式的人物,畫麵印象式處理,所以就像看一部針對腎上腺素的電影,刺激過後故事也就該謝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