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洪龙泉
引子
这位不愿把自己当作珍珠而宁愿把自己当作泥土的诗人,却被生活所揶揄,禁锢在高墙里,铁窗冷雨,真是太冤了,怎能不叫他泫然欲涕呢?
人生如一出大戏,这仅仅是戏的开场……
第一章
香山北侧的山脚下,有个不惹眼的村庄,那就是诗人鲁藜的故乡——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许厝村。翻开许厝的历史,是一部风的历史。风,孕育了许厝人与大地搏斗的全部生命力;风,磨炼了许厝人漂洋过海的勇气和毅力。
第二章
一个渴望读书的孩子,却无钱上学,那是多么痛苦啊!每当鲁藜在大街小巷声声叫卖,看到一群群孩子背着书包,欢呼雀跃擦肩而过,他总是投以羡慕的目光,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第三章
“面临着我孩提时就远离了的全然陌生的故土,那茫茫人海,那五光十色,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的生活道路交织在我的脚下,何去何从,我不能不彷徨与徘徊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第四章
他还不满20岁,就尝到逃亡者的悲哀。他总不能长期呆在这“樊茏”里,再回去当乡村教师也不可能,路在何方?
第五章
1934年夏天,上海赤日炎交,是60年来少见的酷热天气。鲁藜和庄同学冒着酷暑,秉一艘驶往上海的英商客轮,忐忑不安地踏上了“冒险家的乐园”——大上海。
第六章
鲁藜加入“左联”,由一个爱国归侨跨进了“诗门”,从此与诗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一名诗人,这带给他的是“有幸也不幸”的双面命运。
第七章
上海,这“冒险家的乐团”,在民族危机深重时刻,黄浦江怒吼,反日的怒涛一浪高过一浪,澎湃汹涌,上海成了反日救亡的桥头堡。
第八章
地下党对每个有公开身份的党员,都必须时刻加以保护,以防敌人的迫害,鲁藜被指定作为一名青年警卫员,经常在夜里护送江青到市内排演《大雷雨》,他们临时编在一个党小组。
第九章
1936年10月19日,鲁藜听到鲁迅先生逝世的消息后,就和杨应彬赶到愚园路万国殡仪馆,怀着沉痛的l心情悼念这位青年的导师,并参加出殡仪式。
1937年春天,党组织派鲁纂到安徽蚌埠第三省立民族教育馆当指导员,做风台县教育视导主任,利用公开合法的职业从事斗争……
第十章
延安,巍峨的宝塔耸立于南门外的山峦上,直薄云天。它像一块大磁铁,吸引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奔向这革命圣地。
第十一章
延安,给鲁藜的第一印象是崭新的天地,充满了阳光和歌声。环境虽然艰苦,但面对山山水水,红红火火的画面,他身上那种浪漫主义的政治理想和审美精神却获得了诗意的寄托,胸中的诗情又在激荡。
第十二章
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发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发展生产。军民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将以生产自救为目的的大生产运动推向了高潮。
于是,纺纱织布,开荒种地,生产运动搞得热火朝天……
第十三章
在艰苦而繁忙的战争环境里,鲁藜诗情澎湃,日夜奔走在石多树少的太行山两侧的山村里,把充满欢乐与痛苦、血和泪相交织的战斗生活升华为诗歌……
第十四章
火热的斗争生活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和情思,正如鲁纂自己所说:“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必须反映人民大众轰轰烈烈的抗争,我置身于时代洪流里,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催促我不断挥笔。作品产量之多,连我自己事后也感到惊讶。”
第十五章
1942年4月,“延安文协”的作家被召回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周而复、鲁藜、杨朔、韦明等十多人,随着军区以上干部组成一支200来人的队伍,再次越过同蒲线,不料在日军封锁线上遏阻,耽误多时,他们回到延安时,文艺座谈会已结束了。
鲁藜来不及参加,不能素聆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讲话,但过后他却认真学习会议文件,更加坚定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第十六章
鲁藜受审查,从1943年下半年到1944年同,作品不能发表,心情是郁闷的,“心开始碎裂,我将失去最珍贵的友情。我已失去党的爱情,我只有碎裂,永远碎裂”!在联欢会上,人们欢声笑语不断,而他却只能强装笑脸应付,内心又像受针刺一样难受,不知怎样生活下去,简直生活不下去……
第十七章
1947年冬,鲁藜参加冀鲁豫解放区土改运动。次年,土改结束后,他赴河北石家庄任文协秘书。一年后,他随着解放战争隆隆的炮声与部队一起,进驻天津西郊。
……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十二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永恒纪念
鲁藜年表
鲁藜研究文章索引
参考书目
附录
后记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