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讲述了:1911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引爆了整个世界。欧洲列强纷纷全面动员。倾其全图之力,投入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绵延千里的铁丝网壕沟阵地,成为列强意志拼搏的角力场。数以百万计的军人在破片四溅、血流成河的泥泞战场,试图打出世界新秩序的黎明。战祸遍及亚欧非三洲,炮火硝烟中,旧帝国纷纷解体,欧洲的权力格局亦随之改变,然而这场号称将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造成的结果,竟是下一场更大规模的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由世界著名军事史学家李德·哈特所著,详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整个过程与各方战略战术的运用是李德·哈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深远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国际格局与冷战二极化的世界形成。
内容有趣生动,甚至很活泼~建议大家都看看,资料都很真实~唯一缺点就是地图不够详细,作者依然花了大量精力去分配好文的结构,这让读者很欣慰~ 作者有着很丰富的服役经验和各种军事知识,即使是一个军盲也能十足地了解内容,对一战的残酷性和科技发展速度之快历历在目,分...
评分翻译机器直译过来的吗??? 除了不太好读之外,行文中出现大量的“他”,你得往上面几行找一找,才能知道这个主语“他”指的到底是谁。 最后,我没看多少页,却对故事脉络和事态发展一头雾水,气到怀疑九年义务教育—— 第20页最后几行这么写: 7月28日德皇看过塞尔维亚答复之...
评分如果您知道这本书的原名叫什么,您就会对该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推测了。书的原名叫做《大战真相》。 首先,书的作者是李德哈特,是为二十世纪英国比较有影响的军事理论家。上海人民出版社这次出了他一套书,包括之前就有的《二战史》,这本《一战史》,还有《...
评分1,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的盟友都不靠谱 2,德国以基本一国之力对抗英法俄(后来的美),以少对多,战场上不落下风,德国士兵的素质和战争系统可见一斑 3,英国海上封锁,美国军队资源支持(同作为后进的帝国,为什么德国不拉隆美国呢,咱也有钱啊);英法殖民地的军队和资源,统统...
翻译很一般。
评分关于一战实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的基础以为共鸣,定价蛮贵,翻译超一般,书籍与历史没有距离感,
评分即使看附图亦难熟悉战况,译笔不够流畅,间有低级翻译错误。
评分有战史教科书味道,提纲携领先通讲,然后分节叙述。其实应该先读《战略论》,会对作者思路更理解,他对一战各方战略战术全持否定态度,是战争艺术的耻辱,其根源就是作者认为的克劳塞维茨。
评分作为军事专家,哈特的著作虽然带有人道主义色彩,主要基调是从军事战略和战术上客观评价战争进程。所以并不像同类的某些著作那样强调战争中的个人命运。军事专家所认为最大的犯罪是无胜算却硬赔大把生命。指挥官的攻击命令往往是在明知无用却为尝试某些可能性而下达的。特别是在法国将军身上表现的格外明显。无能,并且草菅人命。一战开始时,各国仍停留在18世纪的军事制度,哈特毫不留情地批评双方拙劣的战术和战略目的。不过德国明显技高一筹,直到1918年8月才走向溃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