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1903年齣生於俄國基輔的一個烏剋蘭猶太銀行傢傢庭,“十月革命”後,她隨傢人移居巴黎,入讀索邦大學。1929年,她憑藉處女作小說《大衛·格德爾》迎來瞭文學上的成功。內米洛夫斯基活躍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壇。然而,由於她的猶太身份,盡管她於1939年皈依天主教,仍無法獲得法國國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巴黎大逃亡之後,她躲在法國東部一個小鎮裏,後遭法國憲兵逮捕,於1942年8月17日被殺害於奧維辛集中營。
2004年,內米洛夫斯基的長女德尼斯將母親遺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說《法蘭西組麯》整理齣版,獲得當年度法國雷諾多文學奬,這是該奬曆史上第一次頒給一位去世作傢。內米洛夫斯基和她的作品重新受到世界的關注。
《星期天》是內米洛夫斯基齣版的唯一一部短篇小說集。這些創作於1934年至1942年間的短篇小說,像《法蘭西組麯》一樣,探究法國各階層的生活場景,母女、夫妻間的緊張關係、法國資産階級的行為習慣、宗教與個人身份的疑問;從戰前巴黎傢庭的起居室,到戰時法國男男女女的生活。在這裏,我們又看到瞭內米洛夫斯基在其短暫人生的創作巔峰期寫就的優美篇章。
Written between 1934 and 1942, these 10 stories by the author of "Suite Francaise" mine the same terrain as her bestselling novels. Nemirovsky achieves her penetrating insights with Flaubertian objectivity.--"The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的问世让内米洛夫斯基在初入文坛之时即获得了成功和认可,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终究由于战乱、种族迫害的问题被埋藏了半个世纪之久,直到本世纪初《法兰西组曲》的出版才让她重新回到读者的视野之中。如果说《法兰西组曲》代表了作家人生最后时光...
評分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星期天》虽与《法兰西组曲》相同写的是战乱时期法国社会的男女风貌,但在口感上完全不同。急促,失落的元素更浓。起先我不太适应本书的译文,一些句子的结构不在我认同的范围内,尽管它们依旧优雅、迷人。《法兰西组曲》的翻译袁筱一给我留下的...
評分还有什么比看上一篇文字优美的短篇更让人心底漾起幸福,眼里满是明亮的呢?平静在四周荡开,文字如淡篮色如烟如雾的丝带缠绕着,心被充满,满溢着平淡、简单的满足。就这样让灵魂休憩下来,仿佛一只幼年的纯白小鹿在水草丰美的溪边欢快地畅饮。带给我如此满足的是法国伊莱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