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本名李勇,文化学者和网络意见领袖。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湘中农村长大,少年时,学业之余常上山砍柴,直到18岁去兰州大学中文系求学。22岁来到北京,先后栖身于国有大企业、国务院某部委、某中央媒体。年近不惑,终于发觉自己最适合的角色乃是一书生,遂进入语文出版社,开始“读书、写书、编书、卖书”的四书生涯。其写作游走于古代历史文化和当下时事政治之间,先后在《南方都市报》、《华商报》、《华商晨报》、《新京报》、《潇湘晨报》、《钱江晚报》、《经济观察网》等媒体开设时评专栏或文化专栏。已出版有《闲看水浒》、《皇帝文臣和太监》、《晚明七十年》、《闲话红楼》等
《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内容简介:作者的少年时代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度过的,在那里书籍和食品一样匮乏。在我小学五年级时,从一位当过小学老师的叔叔那里借到了两本残破的小说——《水浒传》和《西游记》,我记得《水浒传》中似乎在开始还印着“揭露投降派宋江”之类的黑体字,现在想起来这应该是“文革”末年的版本,在全国人民评水浒的热潮中赶印出来的。而《西游记》还是繁体字印刷,不知是何年的古董。每每看这《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我必须在旁边放一本字典。这《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读完后的副产品就是,小小的我认识了许多“老字”——我们当地对繁体字的称呼,令村里一些读过私塾的老人刮目相看,父亲对此也很是自豪。
年少懵懂的我自然不知道这两《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也不知道这两《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特别是《水浒传》从问世以后遭受的毁誉沉浮。它曾被一次次翻印,一次次删改,一次次禁毁,一次次被从政者利用或诠释……这两《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在一个政治早熟的农业国家,在一个官场规则通吃一切的社会,他们从来就不是作为两本简单的小说而存在。
当然,这些东西是随着眼界的开阔、年岁渐长而逐步明白。当时那个山村的男孩,对这两《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全新修订)》惟一的感觉就是好看、有趣。
读完本书再看水浒传感觉通篇只有两个字:吃人。作者能用水浒里的事件注解类似的社会百态,这便是名著果然具有着跨越时代的魅力。梁山并非是快意恩仇的自由,而是有着自己生存的另一套规则,所谓的好汉们来自不同的山头只是抱团以求自保,其实他们大多数人兼具奴性与匪性,投靠...
评分最近和同事聊起来很多名著和书籍被过度解读的事情。 但这本书里涉及的很多内容,我觉得并非过度解读,真的是有意安排。 比如,宋江的假忠义谋私利,用兄弟的性命谋得了功成名就,后来征方腊,讨伐“曾经的梁山”; 比如晁盖死后宋江并没有马上报仇,而是劝卢俊义上山,做局让自...
评分最近和同事聊起来很多名著和书籍被过度解读的事情。 但这本书里涉及的很多内容,我觉得并非过度解读,真的是有意安排。 比如,宋江的假忠义谋私利,用兄弟的性命谋得了功成名就,后来征方腊,讨伐“曾经的梁山”; 比如晁盖死后宋江并没有马上报仇,而是劝卢俊义上山,做局让自...
评分“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话据某些考证最初是金圣叹先生说的,从逻辑上说这两本“四大”其实对人都是有消极影响的,不是读者年龄适应不适应的问题:《三国》就是浓重的阴谋论,《水浒》里对人的精神最侵蚀的是它对中国社会史阴暗面的全景映射。当年十年砍柴解读《水浒》...
评分最近和同事聊起来很多名著和书籍被过度解读的事情。 但这本书里涉及的很多内容,我觉得并非过度解读,真的是有意安排。 比如,宋江的假忠义谋私利,用兄弟的性命谋得了功成名就,后来征方腊,讨伐“曾经的梁山”; 比如晁盖死后宋江并没有马上报仇,而是劝卢俊义上山,做局让自...
2011-1-19购于龙门书店,八折。
评分作者的有些观点还是比较认同的,有些观点作者也只是看到了表面,深层的东西还是没有挖掘到。如果做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可以被人轻易看破,那它就不是水浒了。这本书用来“闲看”还是比较有趣的。
评分作者的有些观点还是比较认同的,有些观点作者也只是看到了表面,深层的东西还是没有挖掘到。如果做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可以被人轻易看破,那它就不是水浒了。这本书用来“闲看”还是比较有趣的。
评分排座次的学问。
评分真正的中国,到现在都没有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