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

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殷海光(1919年12月5日-1969年9月16日),湖北黃岡人。殷海光本名「殷福生」,「殷海光」是在抗戰結束後踏入齣版界時採用的筆名。他早年求學於西南聯大哲學係、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1949年赴颱後於臺大哲學係任教,先後開設課程有:邏輯、邏輯經驗論、羅素哲學、理論語意學、科學的哲學、現代符號邏輯、歷史與科學等。他亦曾任《中央日報》、《自由中國》主筆。

殷海光是1950-60年代臺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之一。他深受羅素、海耶剋、波柏等哲學大師的影響,所寫文章以科學方法、個人主義、民主啟濛精神為基準,極力宣揚反抗權威、追求自由思想,並堅持以筆的力量來對抗言論思想禁製。因而,他曾被倫敦《中國季刊》推崇為"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的領袖",為颱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與啟濛者。

時至今日,殷先生已成為臺灣某一世代的象徵人物。談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臺灣或臺灣的自由主義,必然會談到殷先生及他著作。而殷先生的著作,以思想深刻、邏輯層次縝密、文句充滿情感著稱,有一種極為獨特的感染力。其著作,數十年來影響瞭海內外的無數讀者,早已成為華人世界共享的精神遺產。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齣版中心
作者:殷海光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
出版時間:2010-5
價格:400 TWD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860232769
叢書系列:殷海光全集
圖書標籤:
  • 殷海光 
  • 書信 
  • 林毓生 
  • 問學 
  • 自由主義 
  • 的 
  • 港颱版 
  • 港颱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殷海光自1949年起執教於臺灣大學,育英無數,林毓生即為其一。1955年,林毓生開始師從殷海光,問學之路深受影響。1960年,林毓生負笈北美,與殷海光通信不輟,相知愈契。本書匯集雙方往來書信為一帙,保存瞭一段難得的翰墨因緣。

本書不是一般意義的師生通信,而是兩代自由主義知識人,就學術中的重大問題、國傢的走嚮與文化的發展,平等交流、理性切磋的珍貴紀錄。在淳厚的師生情誼中,他們“同有的一幅真樸懇摯之心,流蕩於字裡行間,具有持久的魅力。這是很西方的,同時也是很中國的;這是深具文化意蘊的中西方美妙的融閤。”(鬍曉明教授語)

從這部書裡,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他們在追求純正自由主義的道路上,如何彼此互勉,奮力以進。閱讀這部生動的師生思想互動的紀錄,必可使我們對於殷海光與林毓生懷持的共同理想,得到深入的理解;兩位自由主義先行者的思想成長與變遷歷程,對我們也必有深刻的啟發。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殷海光作为胡适以后的再启蒙者,被奉为台湾自由主义的开山人物。龙应台,柏杨等大陆读者所熟悉的作家,虽非殷门弟子,也无一没受过他巨大的影响。殷门弟子遍天下,其中以李敖,林毓生,陈鼓应为代表。这么多年来,备受赞誉《殷海光林毓生书信集》,就好似林毓生继承了殷海光的...  

評分

評分

捧讀《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閱后眼界陡增、醍醐貫頂,受益良多。殷海光的生平和志業,讓人徒羨魚情、高山仰止之感,林毓生與殷海光先生的通信,大抵談論學理、人生,對于私事私誼雖有論及,但談論尚不足全部篇幅之三分之一。由此可見,殷、林二先生的通信,完全是以學術討論...  

評分

捧讀《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閱后眼界陡增、醍醐貫頂,受益良多。殷海光的生平和志業,讓人徒羨魚情、高山仰止之感,林毓生與殷海光先生的通信,大抵談論學理、人生,對于私事私誼雖有論及,但談論尚不足全部篇幅之三分之一。由此可見,殷、林二先生的通信,完全是以學術討論...  

評分

殷海光作为胡适以后的再启蒙者,被奉为台湾自由主义的开山人物。龙应台,柏杨等大陆读者所熟悉的作家,虽非殷门弟子,也无一没受过他巨大的影响。殷门弟子遍天下,其中以李敖,林毓生,陈鼓应为代表。这么多年来,备受赞誉《殷海光林毓生书信集》,就好似林毓生继承了殷海光的...  

用戶評價

评分

願我們終有一天在一起煮茗,論學,抱小孩。

评分

對鬍適似過於貶低瞭。

评分

To give someon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當你不同意或要攻擊對方的時候,先懷疑一下自己是否已經完全瞭解對方的意見,或者你攻擊對方的論證是否充分。

评分

對鬍適似過於貶低瞭。

评分

“Hayek is simply mad, and an idiot.”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