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喀什噶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喀什噶尔和新疆,满怀思念之情,在雅林的笔下,半个世纪仿佛只隔了一瞬间,喀什噶尔的色彩、喀什噶尔的气息、喀什噶尔的神秘诱人、喀什噶尔的古朴质直……就像抒情诗,就像民间歌谣,直接跨越了流失的岁月。
#读书十万卷#,在喀什读瑞典作家雅林写的《重返喀什噶尔》。雅林1929-1930为学习维吾尔语来到喀什,1978年又重返喀什,书中他讲述了这些特殊的经历。雅林在书中也讲了瑞典人为什么对中亚的人文地理有特别的兴趣。有一种传说,说瑞典人起源于喀什;另外,瑞典人和俄罗斯人战争失...
评分雅林先生在瑞典隆德大学读研期间,曾于1929-1930年前往喀什噶尔。当时交通不便,雅林跟随瑞典传教士团翻越帕米尔高原,历经艰险,才到达喀什。 1978年,七十多岁的雅林受邀重回喀什参观。 本书记录了相隔五十多年的两次游历。二十年代的那次学术性质强,雅林收集并自留了许多...
评分我总觉得这已经是我买的第二本了。多年前认真读过,但是没有留下太多印像。再次买来重读,能迅速抓住书中至少对我有用的信息了。 首先,最赞的还是翻译者,从文中可以看出,没有回避一些所谓的敏感问题,民族问题,没有在翻译的时候缩水,或者“改正”。崔延虎教授...
评分#读书十万卷#,在喀什读瑞典作家雅林写的《重返喀什噶尔》。雅林1929-1930为学习维吾尔语来到喀什,1978年又重返喀什,书中他讲述了这些特殊的经历。雅林在书中也讲了瑞典人为什么对中亚的人文地理有特别的兴趣。有一种传说,说瑞典人起源于喀什;另外,瑞典人和俄罗斯人战争失...
评分#读书十万卷#,在喀什读瑞典作家雅林写的《重返喀什噶尔》。雅林1929-1930为学习维吾尔语来到喀什,1978年又重返喀什,书中他讲述了这些特殊的经历。雅林在书中也讲了瑞典人为什么对中亚的人文地理有特别的兴趣。有一种传说,说瑞典人起源于喀什;另外,瑞典人和俄罗斯人战争失...
#勉强给四星,中译本好烂! 这本书的学术价值远没有我想象中的好,基本上就是一部回忆录,而学术的部分被分编在了后面。 想看就去看瑞典文版本吧,不要看什么劳神子英译、中译了。
评分8月新疆行前读物。雅林是语言学家,尤其注意当地语言的使用和来源,从中可以看到新疆语言受中亚等地的影响,今昔对比也颇让人唏嘘。仿佛头一回知道学语言原来是这么回事,非常惭愧。
评分对于一心只想了解喀什的我来说,这本书看起来更像是作者的一本日记,啰啰嗦嗦,有些章节列举了一堆人名,如果以重返喀什为作文题目。他有些内容早已跑题。对于喀什的变化感觉就是城墙拆了,现代化的农业和工业出现了,但老外还不能看《新疆日报》。
评分有一天我也会重返
评分作者对20世纪30年代喀什的记述很有意思,之后的重返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