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喀什噶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喀什噶尔和新疆,满怀思念之情,在雅林的笔下,半个世纪仿佛只隔了一瞬间,喀什噶尔的色彩、喀什噶尔的气息、喀什噶尔的神秘诱人、喀什噶尔的古朴质直……就像抒情诗,就像民间歌谣,直接跨越了流失的岁月。
我总觉得这已经是我买的第二本了。多年前认真读过,但是没有留下太多印像。再次买来重读,能迅速抓住书中至少对我有用的信息了。 首先,最赞的还是翻译者,从文中可以看出,没有回避一些所谓的敏感问题,民族问题,没有在翻译的时候缩水,或者“改正”。崔延虎教授...
评分我总觉得这已经是我买的第二本了。多年前认真读过,但是没有留下太多印像。再次买来重读,能迅速抓住书中至少对我有用的信息了。 首先,最赞的还是翻译者,从文中可以看出,没有回避一些所谓的敏感问题,民族问题,没有在翻译的时候缩水,或者“改正”。崔延虎教授...
评分我总觉得这已经是我买的第二本了。多年前认真读过,但是没有留下太多印像。再次买来重读,能迅速抓住书中至少对我有用的信息了。 首先,最赞的还是翻译者,从文中可以看出,没有回避一些所谓的敏感问题,民族问题,没有在翻译的时候缩水,或者“改正”。崔延虎教授...
评分雅林先生在瑞典隆德大学读研期间,曾于1929-1930年前往喀什噶尔。当时交通不便,雅林跟随瑞典传教士团翻越帕米尔高原,历经艰险,才到达喀什。 1978年,七十多岁的雅林受邀重回喀什参观。 本书记录了相隔五十多年的两次游历。二十年代的那次学术性质强,雅林收集并自留了许多...
评分雅林先生在瑞典隆德大学读研期间,曾于1929-1930年前往喀什噶尔。当时交通不便,雅林跟随瑞典传教士团翻越帕米尔高原,历经艰险,才到达喀什。 1978年,七十多岁的雅林受邀重回喀什参观。 本书记录了相隔五十多年的两次游历。二十年代的那次学术性质强,雅林收集并自留了许多...
雅林的笔记集合,如果身在此地来看上世纪20年代和70年代的喀什噶尔,对比其中的生活细节会有意思
评分虽然部分内容侧重于学术,但是去南疆旅行如果带着这本书还是非常不错的。我2012年去新疆的时候已经有这本书了,不知道为什么没看也没带。莫非就是为了重返喀什噶尔?哈哈,很喜欢西方人对待旅行、考察和学术的态度。
评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喀什风情
评分个人的青春回忆录而已
评分杨镰老师送的书,如今他已经去世很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