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莱斯廷预言

塞莱斯廷预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詹姆斯•莱德菲尔德

1950年生于美国,心理咨询硕士学位,曾担任心理治疗师,诊治青少年的情绪困扰问题长达十五年。1993年,詹姆斯•莱德菲尔德自费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塞莱斯廷预言》,在没有出版社宣传行销的情况下,靠读者口耳相传,荣登《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畅销书排行榜,并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超过3年,至今销售逾2000万册,读者遍及30多个国家。《塞莱斯廷预言》已成为“新时代”(New Age)写作的一种典范。“媲美《塞莱斯廷预言》”已成为书评家们用来称赞其他同类作品的常用语。

李永平

台湾外文系毕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系副教授,现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译著甚丰,如《旷野的声音》、《石头外公》、《最后一场电影》等。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美] 詹姆斯•莱德菲尔德
出品人:
页数:339
译者:李永平
出版时间:2010.9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74227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灵修 
  • 小说 
  • 塞莱斯廷语言 
  • 灵性 
  • 灵性成长 
  • 心灵 
  • 精神 
  • 美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什么是“塞莱斯廷预言”?

这是一部发现于秘鲁雨林中的神秘手稿,写于公元前六百年,却预言了几千年来人类心灵的成长过程。

它以“九个觉悟”揭示生命的真相,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社会的未来。

从接触第一个觉悟开始,主人公就卷入了一场神秘的探索之旅。他响应内心的呼唤,只身前往秘鲁,寻找遗失的手稿。迎接他的,既有险峻的自然环境,有政府军队的围追堵截,也有热情的伙伴与睿智的引路人。你将会跟随主人公进入延绵的安第斯山脉,进入密林深处的古代废墟,逐一解开九个人生觉悟。

这是一场扣人心弦的冒险,又是一个极富哲理的寓言。在整个探险的过程中,手稿以巧合的形式一节一节展示在主人公眼前,一步一步地揭示和解释世界的结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巧合的意义。

一起来聆听这九个觉悟吧,我们将从中洞悉生命的机缘,体验到自然与美的奥秘,反思人与人的相处模式,从而完成自我内在的探索,迎来一个人类社会的崭新未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是写《苏菲的世界》和《纸牌的秘密》的人,所以我去看了。 里面有一个想法满有意思的。 他说冲突,人类彼此的伤害来自于人想要控制和支配对方的急切心理。人都想要获得一种心理优势。 的确碰到过感觉心很静的人,但那种淡泊感觉的人比较...  

评分

《塞莱斯廷预言》的台湾译本。买了这一整套书将近半年,突然友人J谈起这本书,觉得非常好,于是乎分享自己年少时的读书经验,觉得读过本书根本不知所云。而就在这次交谈不到几天的时间,从书柜里抽出本书来看,才发现其实就是《塞莱斯廷预言》……这本书的描述是专门为新时代方...  

评分

《塞莱斯廷预言》的台湾译本。买了这一整套书将近半年,突然友人J谈起这本书,觉得非常好,于是乎分享自己年少时的读书经验,觉得读过本书根本不知所云。而就在这次交谈不到几天的时间,从书柜里抽出本书来看,才发现其实就是《塞莱斯廷预言》……这本书的描述是专门为新时代方...  

评分

但是内容很生硬噢~~~或者说是依靠作者对于神秘事物的幻想写出来的,尽管带着那种向往,但故事发生的地点又被放在了南美洲的印加帝国所属的地区,认为这样的小说会造成不少的误解,从而使人人为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根本就是一回事。而实际读过后,会发现此处所...  

评分

当玛雅预言在全世界愈演愈烈时,有关各种预言的书籍也甚嚣尘上,多数不过还是围绕着2012展开的。《塞莱斯廷预言》乍一看,很容易让人做此联想,不过本书写于1993年,但是就书的本体来说也是关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如果说玛雅预言意味着毁灭,那么塞莱斯预言的寓意就是新生,...  

用户评价

评分

也许是有许多共识的关系,很棒的阅读体验,推荐给我的朋友们。有许多涉及心理层面的问题,在这里能得到让人满意的阐释。

评分

这样的书比什么《鬼吹灯》《盗墓笔记》读起来要有意思得多。其实就立意上来讲,网络小说《失踪的上清寺》都比什么《鬼吹灯》要好得多。

评分

我其实可以理解这本书评价为什么这么高,关于“能”,我相信善于感知的人其实都曾隐隐感觉其存在,中国哲学里很多不能为外国人所理解的说法里其实无非说的也就是这个抽象的“能场”,这点我共鸣很强烈。但是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本书的写法,单纯谈论这么空泛的概念确实是很棘手的问题,写成故事无非是增加接受度,但如此贫乏的语言、单一的过程、平白的语言还有重复又重复“意外”出现的人和机缘,除了让人生厌给作品减分,更把那种“命定感”弱化了。对于“能”描述为光的写法其实也很冒险,本来存在的东西,如果用夸张的方法描述,反而会削弱力量。我有种猜测,因为作者最初面对的读者群是具象化思维的,可能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分的比喻并不需要,导致很多中国人会把这当科幻作品来读吧。可惜。

评分

不太喜欢他的写法,可能对陌生东西的接受度还不够灵活。但的的确确在精神上可以引起共鸣。无意识地会出现在所描述的情况之中。多多了解对解答自己的困惑有帮助。

评分

真的是一本有关缘份的书。“人生中那些偶然的巧遇,往往具有更深刻的含意。”“四目交接就是一个征兆,表示这两个人应该好好聚一聚,谈一谈。”“了解她的内心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