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自然:意识之谜》内容简介:“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以及所谓的硬科学(例如物理)与人文学科(例如社会学)之间,存在着脱节。也许我反复梦到亨利。亚当斯就是因为我一直以来对这个脱节的根源感兴趣,”诺贝尔奖获得者杰拉尔德·埃德尔曼以生动的例子和隐喻。探究了人类意识之谜,阐释了我们如何得以理解世界和理解我们自己。
逻辑循循相入,严密可喜。思路可视作对佛教因果理论的“科学”解读;但也只是部分。推论受制于实用主义(基于脑的装置p79),直接导致作者对反常状态的理解受限,“疾病的病原学与发病机制”并不“微妙深奥”(反常状态p67),在中国《内经》的经络思想中早已体现,《诸病源候论...
评分逻辑循循相入,严密可喜。思路可视作对佛教因果理论的“科学”解读;但也只是部分。推论受制于实用主义(基于脑的装置p79),直接导致作者对反常状态的理解受限,“疾病的病原学与发病机制”并不“微妙深奥”(反常状态p67),在中国《内经》的经络思想中早已体现,《诸病源候论...
评分 评分读书笔记《第二自然》 在本书的开头,作者用了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的一段话,来说科技与人文,科技与人文就象两极一样,原文如下: 继续向上走,我们会遇到魔鬼、美和希望....... 借用一下宗教的隐喻,那一端更靠近上帝呢。美和希望?还是基本定律?我认为正确的答案当然是要寻找...
评分8.6 中国易经里面就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道,是抽象且无形的。笛卡尔的二元论,将世界分为可被物理学研究的广延之物和没有实体不能被物理学研究的思想之物。薛定谔也说过,物理学所有理论都不包含感官知觉,这超出了科学所能理解的范围。弗洛伊德...
翻译得不好
评分毫无可读性....
评分简单地说,意识状态反映了核心中神经元状态的整合。 这本书概念挺多,翻译得不太好,部分地方读起来不通畅。但是,关于选择性的大脑活动机制和模式识别的认知(基础)机制,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对意识的(部分)主观性不可还原(否定机械的还原论和二元论),图灵机不是对大脑活动的模拟,解释得很好。
评分还是《比天空更宽广》那个大牛。作者希望建立一种基于神经科学的认识论,用当代进展(被他总结为Neural Darwinism, or the Theory of Neuronal Group Selection,《比》全书都是在更详细地介绍这个)扩展蒯因的naturalized epistemology,来理解包括quale的产生在内关于意识的问题,并弥合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的一些分歧。 内容丰富,虽然仍然是科普向的小册子每部分都很简短。译本可读性不错。 Brain-Based Devices看上去非常cool呀等回学校查查文献。
评分四星半,11年4月6-10日,两遍,与以前读《分析的时代》同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