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木香步
日本當代重要兒童與奇幻文學作家之一。
1959年生於鹿兒島縣,曾留學英國,師事兒童文學家蓓蒂.波恩,主攻現代兒童文學。
1994年發表《西方魔女之死》獲日本兒童文學協會新人獎、小學館文學獎;已於2008年改編成電影。
1996年發表《裏庭》獲第一屆兒童文學獎第一名。
2004年發表《家守綺譚》獲2005年本屋大賞第三名;同年改編成NHK-FM廣播劇。
2005年發表《沼地森林》獲Sense of Gender獎、2006年第16回紫式部文學獎。
此外還有散文、繪本等創作,產量多元豐富,兼跨兒童與成人領域,並被譽為「觀察事物非常上乘的作家」。
植入我體內的孤獨,是太古植物的孢子。
為了尋找感動的理由,才有這次的遠行。
阿姨的遺物孵出了早已過世的小學同學?!
歇斯底里的預言之眼揭開了被蒙蔽的回憶……
祖先留下來的「傳家寶」引導著我,
回到了那座島,孕育著「所有」的源頭──
梨木香步繼暢銷作《家守綺譚》之後,
再度為我們開啟幻想之森的入口……
◆榮獲日本「紫式部文學獎」、SF大會頒發「Sense of Gender」
最小的時子阿姨過世了,久美從她的遺物中繼承了傳家之寶──「米糠床」。為什麼漬菜缸會成為家傳的寶物?而米糠床竟是時子阿姨從久美過世父母那裡繼承去的……抱著疑惑,她開始每天翻攪照顧糠床;如果不固定翻攪,糠床裡的發酵菌種生態就會失衡而腐敗,還可能引來讓人聽了會睡上三天三夜的呻吟聲……
翻攪著翻攪著,米糠床裡竟然出現一顆蛋!然後,家裡冒出一個酷似小學同學的透明男孩;再來是一對歇斯底里的眼睛……久美的過往記憶也一一被推翻:小時候在家裡照顧她的溫柔女人不是媽媽,那是誰?巧遇的童年鄰居胡立歐竟然也跟米糠床有意想不到的關連……
時子阿姨的日記,指出了解開身世記憶謎團唯一的方法──回到島上。她們這一族人,究竟背負了什麼樣的奧祕?這一趟追尋之旅,又會造成什麼關鍵改變?
這是在那片沼地森林中所發生的故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哎,这本太奇怪了,读了停停了读的……
评分關於生命與性,關於自己與他人的界限,關於亙古不變的孤獨與擊破這孤獨的渴望。仿佛在說,唯有發現/確立自我之後,才能開啟新的可能性,真正與他人相遇?對照梨木桑的創作年表重看了一遍,仿佛在世紀之交,唐草人偶與家守和沼地森林之間,有了一次level up;想說的、所說的仍然那麼多(也常因此導致線索漫漶、結構散亂不知所終),但字裡行間有了種日常幽默感。//訪談中,梨木桑說起先在散文中寫過類似主題,但走到頭,覺得再往前只有用小說作為載體才行了,遂開首寫沼地。前後寫了四年之久,為了直面那種彷如在荒野中開闢新路的無枝可棲之感,刻意摒除如植物等一切能帶來慰藉的描述,終於寫成一本不修邊幅的小說。中途感覺煎熬時,便斷續寫起家守綺譚,以草木蟲魚、風物時令的短章守護內心不至失衡。//是優美的收穫。
评分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样的,性欲之所以产生就纯粹只是性,并不是我们想象中以为的爱;有的时候爱是一种包装,至少在现实社会里没有任何人能够公开谈论性域像吃饭喝水一般;繁衍也是,有时人们想要生产的是自己的复制品,另一种可能性是一种肯定自身「存在」的证明...
评分让我的灵魂产生巨大的震动和共鸣。
评分感觉太神奇了。一开始听说米糠床是祖辈从岛上带出来的大概就想到这就是起源。胡立欧说自己其实是从米糠床跑出来的才觉悟到某种循环性。对性别两分法的反思和对自我认同的探索都是不错的尝试。岛屿之事又让我觉得有反乌托邦之嫌,最后想通两部分的内容就在脑海里映照起来,最后达成了宇宙生命的大和谐(不。不过这种解释孤单感的方式还真是奇妙啊。对这本书一定不是儿童文学我确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