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一九三五年生于哈尔滨。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被喻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之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胡适评传》与《蒋介石研究集》为其代表作。西方传媒更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评论家。”
《北京法源寺》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等,都在论述之列。《北京法源寺》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终于看完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薄薄的册子竟用了近一周的时间。这是一本需要思考的书,每一句都要去推敲去竭尽全力的想,百度了无数次,翻查了许多的资料,终于在我即将崩溃的时候读完了,我呼出一口气,却呼不出心底的压抑与悲伤。 站在十层的办公室向下望,正是谭复生被斩首...
评分过年断断续续居然看完了这样一部严肃的著作,你甚至很难把他同电视里嬉笑怒骂的老顽童李敖联系起来。从唐太宗为征高丽将士所建“ 悯忠寺”,到袁崇焕墓葬所在,再引出本书主人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李十力”依次在这里出场,法源寺作为大的历史背景的载体,无疑具有...
评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位以嘴大闻名的老先生原来不曾来过法源寺,知道他终于有一点不如我,这让我很高兴。 我第一次去法源寺是多年前一个秋天,印象里有温暖的阳光和金黄的树叶。第二次去是一个冬天,印象里有温暖的阳光和光秃秃的树枝。今年再去,是个大热的天,法...
评分这是我读李敖的第一本书,有点被迷的神魂颠倒的架势。 不愿意把这本书理解为小说,因为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和我们(作为中国人)息息相关。把人人皆知的事实描摹的确凿而又惟妙惟肖,让人如临其境,慷慨激昂且热血沸腾,这是李敖的功力。 1840年到1927年的历史,小学学过,初...
评分读高中时就开始读李敖写的书,听李敖说话。他的书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崇拜的,正如他本人所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而李敖的书我一般都买回来珍藏,闲来翻一翻。当老师要求我们写任意一本书的书评时,我选择了6年前看过的也是自己最喜欢的一本——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
这本书真显出李敖的才气与知识
评分不喜欢看
评分谭嗣同在菜市口砍头那段看哭了,“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黑暗时代,他们在看我们流血。我们成功,他们会鼓掌参与,我们失败,他们会袖手旁观。”单从才情上来说,李敖挑不出什么毛病,如果说他摆弄政治惹人不快,那不是他的问题,是台湾政治生态让人生厌。
评分按小说来讲,此书章法全无,在历史常识上也要絮絮叨叨,长篇的人物对话多在阐发作者自己的思辨,实在是糟糕。但李大师博闻强识,于家国英雄烈节死士如数家珍;发微探幽,与谭嗣同明暗里两相对照拍案叫绝;心有戚戚,硬是把一个早已腐朽的符号英雄,写的让人热泪盈眶。想起国庆在家时偶然看了几集电视剧,故事正发生在维新时期,充满了盛世下有产阶级那种自以为是的小家子气,看完憋死人。读罢此书,这股晦气一扫而空,好不痛快。如此想来,少年中国已逝,能为其传一把火种,依今人之眼光确实毫无意义,但若稍放眼打量,他日必有所用,实则功德无量。不知李大师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评分光读序,李敖的自夸就很王婆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