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是作者苏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0年任期内各种致辞的汇集,主要是迎新和毕业致辞。因为苏力的致辞一洗官腔套话,贴近年轻学生的心灵与生活,这些致辞在当时就引起了校园轰动,并逐渐成为每年6月(毕业)和9月(迎新),学生以及毕业生们翘首期待的一道风景。并且从苏力开始,引发了一系列大学院校长们的清新致辞风气,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根叔”。在书中,苏力还专门写文章讨论了大学致辞与政治修辞,表示他表里如一的致辞理念,对于教育界的同仁也有很大参考价值。
这本《走不出的风景》收录了苏力先生担任北大法学院院长期间(2001——2010)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每一篇致辞,并在书的后半部分附上了两篇关于大学仪式致辞的深入研究与系统反思的文章。 第一次看苏力的致辞是那篇2002年的北大法学院迎新致辞《发现你的热爱》,再后来又...
评分在我的思维里,法学家,给人的印象,往往就像是法律条文——刻板、严肃、难以接近。但是,苏力先生的致辞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刚才,我是有意从湖边走过来的,想看看细雨淋湿的未名湖,淋湿的这个下午”,他的言辞竟是那样的柔美;“我不喜欢“爱心”的说法。我固守传统...
评分“细雨淋湿了未名湖,淋湿了这个下午”, 很多年了,每到迎新送旧的时节, 我们习惯了好奇地关注:苏力这次又要说些什么? 不觉10年便过去, 苏力已完成了他院长任上的最后一次致辞。 那些脍炙人口、贴心而又清新的话语,与逝去的时光融为一体,用这本小书来储存和安放。 掩卷...
评分 评分在我的思维里,法学家,给人的印象,往往就像是法律条文——刻板、严肃、难以接近。但是,苏力先生的致辞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刚才,我是有意从湖边走过来的,想看看细雨淋湿的未名湖,淋湿的这个下午”,他的言辞竟是那样的柔美;“我不喜欢“爱心”的说法。我固守传统...
法学院是教法律,是培养法律人,但它要以一种宏大的方式教法律,它要培养的是伟大的法律人。而法律上的伟大,如波斯纳所言,意味的就是:“超越法律”。 这里就是北大法学院。
评分“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
评分“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
评分在翻开这书前,我不知道这居然是致辞集,不知道是不是还没真正到毕业季,戳中的不太多。
评分貌似矫情,实则深情。在临近毕业时重读这些致辞,尤其是迎新致辞,别有一番风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