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
作者:梁启超
出品人:
页数:301
译者: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2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135460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梁启超 
  • 家书 
  • 书信 
  • 亲情 
  • 教育 
  • 民国 
  • 中国 
  • 生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素质教育经典读本:梁启超家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先生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先生的家书打破了中国家书的传统,在“规劝”、“励志”之外,树立了“谈心”、“抒怀”和“思念”的新典型。这些书信中,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口气,更没有顽固不化的面孔,有的只是一位慈祥可爱的父亲在和孩子们作亲切的交谈,谈对国家大事和人生的看法,对未来人生的规划。

通过这些家书,读者可以走近梁启超,走近他的家庭,去了解梁启超家庭教育成功的真谛。《素质教育经典读本:梁启超家书》传达出的很多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对今天的父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上课老师放记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第一集《父亲》,让我意外发现梁启超是个很有趣的父亲,于是找来家书一看。 1、他谈到不要孩子气,是要自己拿主意,而不依赖人。 2、“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某人不能立即进入大学,而看到同龄人心慌着急那才是孩子气了。不要紧,底子打厚...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隐藏在吃喝拉撒中的精彩

评分

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立身第一要诀。

评分

比曾国藩家书差。很多流水账琐事

评分

这样的父亲教出来的孩子不可能不成功

评分

可做查找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