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格(John Berger,1926- ),小说家,画家,艺术史家。1926年出生于伦敦。1946年从军队退役后进入Cen tral School of Art和Chelsea School of Art in London学习。1948至1955年以教授绘画为业,曾举办个人画展。 1952年,开始为伦敦的New States man杂志撰稿,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此后他更有多部艺术专著和小说问世。最近二十年间,伯格生活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法国小村庄中,山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令他着迷,并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本書為麥田出版的《另類的出口》改版書!
年過八十,依舊精力旺盛的約翰‧伯格,向來被敬重為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評論家。他的《觀看的方式》,從社會關係談論藝術,翻轉傳統觀畫的方式,從側面切入,看到了傳統藝術史沒有看到的問題,是使許多人印象深刻,影響深遠的一本書。
本書同時清楚標示了他的馬克思主義色彩,為文熱情、反向思考、大膽批評。收錄了二十四篇,他在蘇黎士、馬德里、瑞典、法蘭克福、赫爾辛基等地以不同語言發表的講演與文章, 初次翻成英文出版,基本觀點集中於對現下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批評,文字依舊有著濃烈的批評色彩,約翰‧伯格曾在訪問中提及,這是近幾年少數幾本迫切著非出不可的一本書。
書中以對法國史前藝術的觀察,古典藝術大師米開蘭基羅、林布蘭、竇加,以及個性強烈的墨西哥女畫家卡蘿,廿世紀雕塑大師布朗庫西(Brancusi)等人的作品,以及相關的歷史社會分析,批評全球經濟掛帥環境下,對藝術的欠缺理解與乏善可陳,是一本權威敢言且殷切提醒的書。
我所謂群體意指一小群反抗勢力。當兩個以上志同道合的人聯合起來,便組成一個群體。反抗的是世界經濟新秩序的缺乏人性。凝聚的這群人是讀者、我、以及這些文章的主題人物─林布蘭,舊石器時代的洞窟壁畫畫家,一個來自羅馬尼亞的鄉下人,古埃及人,對描繪孤寂的旅館客房很在行的一位專家,薄暮中的狗,廣播電台的一個男子。意外的是,我們的交流強化了我們每個人的信念,堅信今天在世界上發生的事情是不對的,所說的相關話題往往是謊言。我寫過的書,就屬本書最迫切。——約翰.柏格
「我們正走入一個奇特的領域,我也奇特地使用字句。」(p.11) 由是我也如此這般地寫。 我畫畫。我讀這書,不但以讀者的身世,更本著一個畫者的身份。 我曾經畫一個男人。只畫他。然後他對我說:「我太平凡了,不要畫我。」當時無言以對的我,一直把這話收在心底裡。多年後我一...
评分影像泛滥、文字成灾的今天,我们需要静默的美感。这是约翰·伯格在《抵抗的群体》中要讲的,依旧谈艺术,那种基于人生情趣和严肃感的艺术。试图言说真实,那种实际永远无法用言说来表达的真实。眼睛是看不见真相的,唯有闭上眼睛,去触摸,去感受,我们方能在存在的边界、隐匿...
评分约翰·伯格是谁? I 约翰·伯格(John Berger),当代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作家,画家。他众多作品中最著名的当数小说G.和一本艺术批评小册子Ways of Seeing。前者获得1972年的布克奖;后者已成艺术批评经典,但凡论及视觉文化,都绕不过这百十来页的小书。G.尚未翻译为中文...
评分如何才能放声思考? 文/马陌上 放声。思考。放声思考。这不是一个文字游戏,而是真切地发生在约翰•伯格身上。在跟他的书相遇之前,一种表述上的困境长期折磨着我:在反对针对人类精神和肉体的各种不义之举时,我们是不是必须采用一种更具煽动性的语言?谎言无处不在,但真...
评分<蘋果園><與副司令馬訶士的通信><有相似性嗎?>讓我對伯格的偏見略有緩和,甚至被夾雜的短句打動。認識並且舒展自己的感性,果斷放棄對理性操控下哲學術語的含混類比是一種美德。
评分<蘋果園><與副司令馬訶士的通信><有相似性嗎?>讓我對伯格的偏見略有緩和,甚至被夾雜的短句打動。認識並且舒展自己的感性,果斷放棄對理性操控下哲學術語的含混類比是一種美德。
评分平靜讀完,只想靜靜遙望與忍耐
评分平靜讀完,只想靜靜遙望與忍耐
评分而體系的神話所需要的,只是尚未成真,是如果,是下一次購買。這讓旁觀者產生某種嚴重的孤立感,而不是如所聲稱的自由感(所謂選擇的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