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辭典

佛學辭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寬忍法師,原籍武漢市新洲區,1936年齣生。髫年學佛,日有進境。1982年應召到北京參加《法音》雜誌社編輯部工作,任該社編輯部副主任。著作除本書外,主編《佛學辭典》,編輯"法音文庫"叢書、"佛教文化"叢書、"佛教經典"叢書等。

出版者: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
作者:寬忍 主編
出品人:
頁數:1421
译者:
出版時間:1993-9
價格:9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781012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修行 
  • (舊版) 
  • 辭書 
  • 菩提 
  • 工具書 
  • 宗教 
  • 佛教 
  • 佛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精裝16開

《佛學辭典》前言

字典、辭典是治學問的重要工具書,不論學識如何淵博,對於字典、辭典總是要倚賴的。中國過去一嚮重視這門學問,最早的要屬《爾雅》,它已經備具辭典的雛形,名之曰“小學”。後來從這裏發展齣文字學、訓詁學、類書等專門學問,産生瞭如《說文》、《乾祿字書》、《六經音義》、《藝文類聚>>、《;<匕堂書鈔》之類重要典籍,實際都是從《爾雅》一派沿襲下來的,不過各有側重,而沒有能形成象今天辭典這種形態,但其編製是趨嚮於辭典這條道路的。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它是把外國語言譯成漢文,本身帶有很專門詞匯,更夾帶一些外國語(包括外文讀音)、外國風俗習慣,這是必須解釋的,如果不加注釋,隻靠翻檢原書,真可謂談何容易。古代哲人曾注意及此,於是有音義之作,但最早大都隨經音義。到瞭唐代,釋慧琳開始匯集成為專書,是為《一切經音義》,雖名為“音義”,實際也帶有辭典之內含,不過它十分簡單,隻就文字作一些解釋。繼之者有宋代普潤大師釋法雲《翻譯名義集》,也是為解釋佛教名詞、術語、譬喻、故事之專書,它是具有辭典性質的,供研讀佛經典籍者使用。數百年來,也還有一些類似的書籍,但總不足適應一般讀者之需求,使研究佛學者得到便利之資助,也能使非佛教學者藉之可以查詢。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丁福保居士曾編著有《佛學大辭典》一書,收辭目三萬餘條,不可謂不富,但所述頗為簡略,無法使讀者深入瞭解其齣處或詳盡之含意,使用頗感不足。後來何子培編《實用佛學辭典》分上下兩冊,於1934年齣版,在當時較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但所收詞目多囿於漢語係佛教術語,對藏語係佛教和巴利語係佛教詞目則很少搜集,且大皆以佛學語言解釋其義,對青年一代頗難適應。尤其在九十年代以後的今天,對海內外佛教宗派、佛教組織、佛教人物、佛教勝跡等,在諸種佛學辭典中已無法補輯,更無法滿足其青年一代的需求。蓋我國佛教,總有三大語係,宗派眾多,典籍浩瀚,旨微趣深,如何供青年一代對我國古代文化史研究工作者案頭檢索之用,如何適應佛教信眾讀經之需,故準確解釋佛教術語與佛教文化的辭典的編纂,乃事屬必要,亦為當務之急。由於這些原因,寬忍法師等糾集一些同道,在這兩書的基礎上,重新整理條目,選擇諸經論中專門名詞,去其繁復;搜集古今中外佛教宗派,詳其教義,對於諸佛、菩薩、諸天、鬼神之名稱,佛教儀軌、製度之體製、法器之名稱形式,加以介紹,並一一徵引其齣處。對於巴利語係和藏語係佛教術語中的詞目,亦加收集,且在咒語中逐字用漢文注釋其含義,俾便於對其內容之瞭解。

可以說,這部辭典是比過去所編兩部辭典更進瞭一步,主要是為當前一般研究佛學者提供一部稍切使用的工具書,由於時間短促,尚待擴充,寬忍法師告我,如果資料收集更行充足,他將增補成一大辭典。

周紹良

1993.6.30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以無染心,入智慧海。

评分

以無染心,入智慧海。

评分

以無染心,入智慧海。

评分

以無染心,入智慧海。

评分

以無染心,入智慧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