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明确表示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然而把现在的“金字塔型”社会建设成为“橄榄型”社会还需要多久?
★我们成天讲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怎么变成了农民的“义务”?
★当一个总人数约1.5亿、掌握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贡献了全国近1/3的税收、使用着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每年吸纳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的新社会阶层崛起时,是与社会阶层分化相伴而来的矛盾激化的前兆,还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表征?
★为什么官二代、富二代能比穷二代农二代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根源造就了当前“二代现象”?
★我们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为什么中国人的怨气越来越大?
★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红领”阶层何以成为众多人趋之若鹜的行列?
★邓小平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你怎么富?“共同富裕”怎么个共同法?
从社会学专著的角度,某些数据引用的有点老,因时间跨度有一点大,(从八十年代一直到2010年),因此时效性的意义稍微弱一些。因此,对未来的前瞻性趋势意义不大。 但做为一个普及性的读物,此书可以为读者梳理一下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状况,具有普及性的意义。 最重要的,...
评分可能是最近读书比较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虽然本书对社会不公之处进行了隐晦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但是用作者的话来讲是“欲说还休”啊。很多写到之处都是欲言又止,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也可能如果写的太犀利我们就看不到这本书了。 不管是阶层还是阶级,不可否认...
评分花城的这本和甘肃的那本有区别吗?有知情者麻烦告诉一下,而且甘肃的那本已经卖不到了,花城的这本有被禁吗?
评分2009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去年一年,我们见证了媒体铺天盖地的历程回顾。道路是曲折的,历程是艰辛的,困难是难以计数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不可否认,我们今天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与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但是,如果想...
评分最大的收获是刷新了一些概念。 精读的过程中,最大的体会是杨先生不像是一个记者,更像学者。作为记者,他以丰厚的阅历,开阔的视角统筹社会分析这个大命题。作为学者,他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数据为这个命题提供论据。虽然他是自由主义的信仰者,却不落窠臼,在行文间实事求是...
好论文的一本书。。。
评分距今较久(大约10年吧)。但是,作者在另一本更加广为人知的著作中对新左派、自由派、权威主义等概念的解读丝毫没有落伍,同理,这本书也不会落伍。
评分110619-110621 此书的编辑校对可以下岗了
评分新闻记者写社会阶层的书,研究的力度要浅一些,表达了很多经验之谈。仍然是一本值得读的书,关于中国当代社会分层。不过还是要读社科院的和李强老师的,比较严谨。PS:老板看了一眼我这本书,说,哦,我在机场见过……
评分是的,阶层与阶级不是一个概念。希望能读到杨继绳在香港出版的一些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